徐依琳是昆山本地人,也是昆山杜克大学为数不多的文学专业本科生之一。今年她顺利申请到美国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等多所名校的硕士及博士项目,最终她选择以全额奖学金前往埃默里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
重新理解文学的价值
徐依琳至今无法忘记高中时代在语文课上痛哭的情形。
徐依琳高中就读于苏州外国语学校。在五四青年节这天,语文老师将一篇精心挑选过的文章发给同学们阅读。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悲怆,定格成一幅幅沉痛的历史画面,跨越八十年的时空落在学生们身上,将依琳的心拖拽入谷底。
她的耳畔传来了老师的声音:“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把文字读到心里,读到自己的生命里,体会文字能给你带来什么,而不是担心考试分数。”刹那间,徐依琳泪流满面。
也许,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文学的种子在她心里扎了根。文学不仅仅是纸上的墨水印,而是一种探寻人生意义的方式。
“高中选择专业方向时,我在文科和理科之间纠结不停,甚至纠结到最后一刻。”徐依琳说,“后来还是觉得,能让我一直坚持下去的,是那些能真正触动我的东西。我需要通过文字去阅读他人的生活,让我感受到我是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感受到生命的鲜活和疼痛。”
位于家乡昆山的这所著名的国际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自然成为她的关注重点。她有出国深造的想法,“昆杜就在我的家乡,又能提供国际水平的教育,填志愿时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凭着这样的信念,她报考了昆杜,并且一入学,在不分专业的新生阶段,她就选择将世界文学专业作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昆杜采用的是通识博雅教育,在本科阶段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尽管前两年不分专业,但是在刚入学时,新生们会填写专业意向,便于学校尽早发现学生的学术志向,为其匹配合适的导师。
在这张意向表上,徐依琳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世界文学专业方向。
不久,她就收到了文学与创意写作助理教授孙如诗(Stephanie Anderson)博士的来信。Anderson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主攻美国文学,还是个诗人,她和徐依琳同一年进入昆杜。依琳见到的Anderson博士是位率真、严谨、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两人相谈甚欢,此后四年,她再也没有换过导师。
尽管来昆杜前,徐依琳做了很多功课,但是这里的师生关系还是令她惊讶,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平等、亲密。导师除了给予学生学业上的指导,当学生遇到选修课程的问题时,他们或者给予建议,或者联系学过的同学、请他们襄助学弟学妹。依琳觉得,与传统大学不同的是,昆杜的导师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当你想自由发展时,又不会有人来束缚你。
上过Anderson博士的课后,徐依琳确信,这就是她选择来昆杜学习文学的理由。Anderson博士课上得很巧妙,她不会直白地告诉学生文章的价值,而是通过不断地引导,问学生读到了什么,感受是什么,去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技巧让文本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在启发式的问答交流中,依琳在课上常常有顿悟的瞬间——原来作者是通过这样的技巧让读者产生某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徐依琳通过课程体会到,昆杜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授们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成论点,或者拿出充分的理由去质疑他人的观点。
课堂上,学生是发现的主体,教授在关键节点给予点拨,在总结时,把学生讨论到的内容一一与方法和理论相对应,这一过程有如拨开层层迷雾,让学生们知道了知识该如何活用。不仅于此,为了巩固所学成果,有的课程结束前,教授会要求每个学生构思一本书,把学习到的理论应用在创作中。
在这些日常的学术训练中,徐依琳对“把文字读到生命里”有了更深的感受。如果说,最初选择文学是因为被文字感动,现在,文学赋予她的是理解世界、研究世界的能力。
“我在昆杜从来没有‘背’过那些名词术语,但在进行研究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些专业名词和思维方法,用多了,就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然。”
昆杜的教授在带领学生做研究的过程中,还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展示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术严谨性。
徐依琳大二时作为学生研究助理,加入到Anderson博士的研究项目中。Anderson博士的研究课题是《观众中的间谍-小型出版社中的女性》。依琳的主要工作是撰写出版社和出版商的注释书目,做采访记录等工作。
在沉浸式的研究中,教授的研究方法让她领悟到“偏见”对文本的影响。当放大观察“偏见”时,她注意到原来这两个字已经渗透到人们的言语、态度和行为中。文学作为观念的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发表在Anderson博士的新书《独立出版界的女性》(Women in Independent Publishing)中。
徐依琳注意到,为了避免在研究过程中复制偏见,学者应该质疑自己所选的研究对象是否受到现有偏见的影响而太过集中于某些国家或地区。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不仅存在于师生合作的研究项目中,也渗透到学生学术习惯培养的过程中。
比如,在向学生表达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时,教授们会鼓励学生们注意自己在表达想法的时候是否无意识地带有偏见。显然,这是长期训练养成的学术素养,Anderson博士又将学术素养传承给她的学生们。在点点滴滴之间,昆杜的教授们展现了师者的魅力,解惑、授业,更是传道。
推开那道门
昆杜有很多“门”,选择从其中的一扇“门”进入后,学生常常会惊喜地发现,这些“门”原来是彼此相通的。这些“门”就是通识博雅教育。
在通识博雅的教学体系中,全体新生入门后要在自然与应用科学、语言和文化、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与人文四大学科中各上满一节四分的课程。大一和大二上时,徐依琳的媒体艺术课进程与文学课进程齐平,大二下时,她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术课程外,她还参加了合唱团、交响乐园,还上了一年小语种课程,尽其所能地探索。
徐依琳说:“很难说哪门课对我的影响最大,这些课是一个叠加和递进的过程,彼此之间产生了相互交叉的影响。”
刚入学时,对文科类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通常会选择ARHU101阐释的艺术:文献阅读(The Art of Interpretation: Written Texts)以及ARHU102阐释的艺术:图像与声音(The Art of Interpretation: Images and Sound)这两门文本解读课,文本不限于文字,还有电影、歌曲、图片等,文本解读在文学和媒体艺术中都是最基础的一项技能,分别由文学教授和媒体艺术教授讲授。教授会展现给学生一些解读文本的方法,但更多的是训练学生批判性地解读,乃至解构的能力。
在各科的学习中,徐依琳发现哲学与文学联系得如此紧密,很多文学的理论派系都来源于欧陆哲学,而同学中有人偏爱分析哲学,他们会用分析哲学的观点批判文学理论,相互间的辩论也是相互启迪。这些大门被她一扇一扇地推开,直至发现其中彼此相通的奥秘。
在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籍中,她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著作。人文科学助理教授伊扎克·刘易斯(Yitzhak Lewis)博士的课程涵盖的中国学者刘禾(Lydia H. Liu)撰写的《弗氏人偶》(The Freudian Robot)一书对她启发颇大。“弗氏人偶”这个称号可以囊括所有被称为人机合体(俗称“赛博格Cyborg”)或者人形机器人,以及今天或者未来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和拟机器人。
刘禾研究中国文化出身,逐渐发展出机械理论,又采用精神分析法解读人与机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诸如“强迫性的重复”“无意识”“死亡驱力”等现象。精神分析曾是徐依琳选修过的一门课程,她即将前往埃默里大学攻读的比较文学博士,其强项也是精神分析法。
她不由得感叹,文学里有很多知识是相通的,甚至可以创造不同知识的联系,从中国文化到非人类文学中对非人类存在的解读,再到精神分析。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普及的前夜,产业界和教育界都在思考未来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显然,解读文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都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驾驭人工智能,而不是成为人工智能的牺牲品。
“昆杜对我最大的改变是,从传统教育被动的阅读转向了塑造个人的学术见解。”
她表示,在昆杜,老师们向同学们展示多学派的文学理论、解读文本的方法,还有大量的通识课打基础,而未来往哪个学术方向走,完全取决于学生个人。
对于未来,徐依琳表示,重要的不是拿到了某个证书,或者掌握了哪个技巧,而是自我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自己面对这个时代高度的不确定性以及快速的知识迭代时,知道用怎样的方式去快速学习。
不做纸上谈兵的人
社会实践是昆杜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昆杜创造了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把专业知识用起来、玩起来。同辈辅导员(Peer Tutor)就是其中一种。学校鼓励学习过相关课程,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学辅助工作。
2023年8月,徐依琳申请成为非洲文学助理教授Adrien Pouille博士GCULS105批判性比较研究(Critical Comparative Studies)课程的同辈辅导员。她的工作是准备阅读辅导笔记,为同学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指导学生课堂阅读,并且向教授反馈学生的意见。
“做同辈辅导员虽然只有7周时间,但它促使我思考,同一门课程教授的设计为什么会不同,导师新开课程时,我也会观察他们的教学大纲是如何规划的,这对我的职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在一次次的探索和实践中,徐依琳的自信心越来越强。
大一下学期时,她和来自媒体艺术和经济学专业的同学组成了一支六人创业团队,名为“Beauty and Beast(美女与野兽)快闪艺术展”,申请昆杜大学生创新孵化项目,做艺术策展。几个同学在教授的指导下,跳出学术视角,用摄影、绘画来呈现社会与艺术的关系。他们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所选作品的艺术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概括,并且传播给大众,这就用到了文本解读的专业知识。
项目入选后,学校提供一些创业基金,委派指导老师。但为了把项目做出规模,团队自己找到了艺术合作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学校资助的依赖。徐依琳的职责是制定策展主题,负责项目的宣传推广,撰写艺术作品介绍。这次尝试让她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与商业如何相互借力,并最终转化成为公众的意识。
昆杜国际学生的比例较高,这使得中国学生有大量机会参与给同龄的外国学生做跨文化辅导,建立国际朋友圈。
有一年暑假,学校为之前未能来中国的国际生提供中文学习的机会,徐依琳报名成为中文学生辅导。
徐依琳在中文教学设计中动了不少心思。在各种文本中,诗歌不仅简短,而且意境唯美,能让初学者产生亲近感。于是,她选择了诗人海子创作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语言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外国学生想要还原诗歌原作,难度不大。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感,她将诗歌学习设计成拼贴游戏,让外国同学边学边玩边思考。这首诗恰好也是人文科学助理教授Caio Yurgel博士的精神分析课上的一篇案例,意在启发学生思考诗人选择结束生命这件事对后人对他的诗歌的解读带来的影响。
虽然中文辅导的经历并非正式的教学辅导,但是徐依琳认为,她能够把活动设计好,也是源于教授们分享的课程构思。海外院校规定博士生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这些课程都要由自己构思。因此,导师平时与她的交流讨论中,会有意讲述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等到用时,依琳常常有一种从百宝囊中取物的快乐。
她说:“教授们不仅仅培养我的学术素养,他们还在为我未来的求学和职业提供锻炼机会。”
梦想成真
今年年初,徐依琳开始申请海外的硕博项目。当未来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时,她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她不确定对自己的定位是否正确,寻找的研究生院校是否契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好在这段时期,教授们始终站在她的身后。
徐依琳是昆杜为数不多的英语(全球文化研究)专业的学生,一届四个学生却配备了六七位教授,每个学生都经过导师的精心培养。申请过程中,感觉一团迷雾时,导师会帮助她联系在读博士生,请她们介绍申请的体会,分析各院校的研究方向。
徐依琳说:“导师给我的帮助不仅仅是推荐信,而是更实质的帮助,他们还提供情绪价值和社会关系的联结。”
最终,徐依琳成功申请到了美国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等多所名校的硕士及博士项目,她认为导师的指导建议给了她很大帮助。依琳觉得,在求学期间,参加不同教授的研究项目,以及在课堂上和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的每一次交流,都能让他们看到你的学术潜力和个人特质。
“你需要和教授有足够多的共同经历,教授才能足够了解你,才会给你写出真实且有信服力的推荐信,并协助你寻找到最匹配的项目。”
将来,徐依琳计划追随导师们的脚步,成为一名学者。
她说,“作为昆山人,我原本不太相信昆山会有国际型大学,但昆杜的建立带给了我无限惊喜。”
“昆杜让我体会到了‘宽度’,昆杜的教授也是我的人生榜样。我希望今后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学者,也许能够重返昆杜,帮助更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