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很多人惧怕的学科,对于高中时的张家祺也是如此。那时的她并没有参加过大型数学竞赛,也从未考虑过选择数学作为本科专业。但在大学期间,她逐渐发掘自己对数学的潜在热爱,并逐渐将追求高分的目标转变为对知识的真正享受。
心态的转变反而带来了学业上的更优异表现:6次入选院长名单,4段科研经历,2次获得学生体验式学习(SELF)的研究资金资助,1篇已投稿数学期刊论文……毕业时,她因在学业上的优秀表现获得了荣誉学位,并获得杰出标志性成果证书。大四这年,她一口气拿下了包括杜克大学、西北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等近10份美国知名大学的数学或应用数学博士全奖录取通知。
自我探索的初章
张家祺在高中时第一次听到关于昆山杜克大学的宣讲时,立刻被这所大学吸引。她的英语学习成绩优秀,适合昆杜的全英文教学环境。同时,她不希望被一板一眼的传统教育束缚,而是渴望身心的全面成长,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深造。这些期望与昆杜完美契合。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昆杜,也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昆杜2024届本科生。
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学生可通过自由选修不同学术领域的课程来发掘个人学科兴趣与方向,最晚可以在大二结束前选定专业。除了选修环境、全球健康、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多门有专业意向的课程,张家祺还选修了创意写作、电影鉴赏、摄影等探索性课程。如果不是时间有限,她其实对各个学科都充满好奇。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她能明显感到数学对自己格外具有吸引力。
高中时代,张家祺并不认为自己在数学上有特长。尽管她是数学课代表,但她心里又隐约有些害怕数学,因为她常常由于粗心而算错一些步骤,考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分数。与此相反,她倒是喜欢物理多一些。在昆杜,她发现了数学的魅力,并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目标。
她曾向高中数学老师询问:“未来我能够从事数学研究吗?”老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也提到从事数学研究的艰辛。尽管理科出身的父母把选择权交给了她,但他们也难免有所顾虑,毕竟数学研究这条路很漫长,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去。
攻读数学专业,未来从事数学应用研究,是否适合自己?张家祺并不知道,尽管如此,她内心深处对数学和学术充满了向往。
奇妙的科研之旅
张家祺热切向往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但真正尝试融入时却感到不适应。在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她和老师的交流比较少,一开始在昆杜上课时也不敢与教授们交流,也只顾闷头学习,顶多与同学或助教交流。
但是有几件事在不断地改变着她的观念。昆杜的教授们一般都设有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鼓励学生们在课下与他们交流自己学业上或者生活上的困惑。起初,张家祺因为“好学生心结”,生怕在交流中暴露自己的知识不足,很少利用办公室时间找老师交流。直到有一次在一节物理课的期中考试上,原本信心满满的她获得了不尽人意的分数,这让她有些受挫,这才想到去找物理学教授黄锴博士,希望教授对她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同时也对教授的课程形式提出了建议。
黄锴教授对张家祺能够主动前来交流表示了肯定,之后又去询问了其他同学对课程的意见。很快,黄锴教授就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对课堂和考试形式做了调整。听到这个消息,张家祺既惊讶又感动:“原来这里的教授那么在乎学生的想法。”
张家祺在杜克大学交流学习的时候,选择了一门有关生物建模的课程。有一次,她需要在这节课上做主题演讲,但是却遇到了一些难读的生物术语,她担心自己的发音不正确而有些胆怯。杜克大学的数学教授Michael Reed博士约她到办公室,对难读的单词做发音示范,然后带着张家祺一起大声朗读。他说:“你看,我的中文说得不好,但你的英语是我见过的中国学生中说得最好的之一。你不要太谦逊,要勇敢一些!”
为了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昆山杜克大学开展了许多非正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学生可以与教授一起商定阅读研讨会,探讨感兴趣但未开设专门课程的主题。例如,在大一暑假期间,数学助理教授徐霄乾博士基于张家祺对物理学的兴趣推荐了《傅里叶分析导论》。大二时,黄锴教授根据她对流体的兴趣推荐了Wetting and spreading (润湿与扩散)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张家祺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约教授们进行一对一交流,只要她想学想问,教授们都会随时提供帮助。教授们的积极反馈,激发了她的求知欲;书读得越多越深,数学世界就变得越有魅力。
经过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张家祺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授们对她的鼓励,让求知和享受知识的乐趣胜过了获得好成绩。
张家祺同届一个学文科的同学,选修了计算机科学的相关课程,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张家祺说:“我知道她之前是个很在乎分数的人,她的勇气可能来源于她意识到,对知识的探索比分数更重要。”
同样,当把求知放在首位时,张家祺发现,她粗心的毛病也逐渐改掉了。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她开始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若要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就必须一步步证明,否则一个小错误就会迫使她推倒重来。
张家祺说:“追求分数时,马虎仅仅是个错误,但在科研中马虎,它就是教训。我开始意识到马虎的严重性,因为谁也不想推倒重来。”
昆杜为本科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机会,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即可加入高质量的科研创新项目,包括参与教授科研、暑期研究学者(SRS)项目、学生体验式学习(SELF)和标志性成果项目。
张家祺大一时参加了黄锴教授的研究项目,做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研究。大二时,她与黄锴教授和徐士鑫教授一起做一个复杂流体的项目,同时与徐霄乾教授做肿瘤生长的数学研究。大三开始,她继续与徐霄乾教授、陈当行教授,以及杜克大学Thomas Witelski教授和刘建国教授一起做肿瘤生长偏微分方程模型的分析和计算。整个科研期间,张家祺也一直遵守和本科生院副院长Paul Stanley博士的约定,持续与他分享自己的奇妙科研之旅,并从他那里收获了很多帮助。
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她逐渐理解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知识,需要不断阅读专业书籍来弥补知识的空白,对自学能力的要求很高。但因为有难题要攻克,阅读新知成为她的乐趣和动力。每当教授在课堂上提到某个知识点时,她都会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研究课题。从知识到应用的循环往复加深了她对知识的理解,也让她越来越享受学习的过程。
多元化成长
在大学期间,张家祺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组织和领导能力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她担任过同辈辅导员(Peer Tutor)和同辈导师(Peer Mentor),获得过优秀同辈导师奖(Excellent Peer Mentor)。此外,她还担任过多门课程的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帮助学生理解课上所学内容。
她喜欢健身和跑步,曾担任跑步社的副社长和秘书。张家祺相信通过长跑不断挑战极限,不仅能够缓解压力和焦虑,还能提高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由于爱好体育,张家祺曾获得同年级组体测第一名。在社区服务方面,她也有出色的表现,曾坚持给昆山巴城的小朋友讲解传统文化,并为有障碍的小朋友提供作业辅导。
在昆杜和杜克大学学习期间,她发现许多同学在演讲时能够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张家祺对此颇有压力。她觉得自己在演讲时,常常因为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评价而无法表现得很好。但与她合作的同学和教授们都积极地鼓励她,并称赞她的优点。
在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张家祺发现一些博士学长学姐能够主动与讲课的大咖交流,介绍自己的研究。她心怯地想躲到场外去,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无名小卒,也没有什么学术成果。然而,教授和学长学姐都鼓励她多去交流,要锻炼在短时间内介绍自己研究成果的能力。
一次次的挑战让她开始认真思考,并逐渐意识到了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她开始尝试突破自我,学会放宽心态。在杜克大学学习期间,张家祺受邀参加一位教授在家中举办的本科生科研派对。派对开始前,教授让每个人介绍自己的研究。由于数学的分支众多,她对其他人的研究了解甚少,而其他人对她的研究也是一样。尽管如此,同学们依然积极地与他人交流,乐于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张家祺说:“我现在可能还会在意别人的目光,或者担心别人是否会给我一个消极的反馈。但我意识到,必须要让自己更自信一些,只有自己才能定义自己。没有必要和其他人比较,只需要和最好的自己对比。”
大四时张家祺申请攻读数学专业的博士,一口气拿下近10份录取通知书。最终,她选择前往杜克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在昆杜和杜克大学学习期间,她也曾问过教授们:“我能做数学科研吗?”
徐霄乾教授给她的回答是:“有天赋的人很多,但是读博坚持下来的人很少。走到读博这条路时,能跟你比的人已经很少了,已经能够证明你的心态和意志,这远比天赋更重要。”
Michael Reed教授给她的回答是:“做数学研究的确需要天赋;请相信我,我认为你有足够的天赋。我相信如果你申请博士,会有很多学校认可你。你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