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学习与成长的地方,也是建立深厚友情的平台。尽管年龄相差数十年,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专业硕士毕业生金益清和塞枝·怀亚特(Sage Wyatt)在昆山杜克校园里结下了真挚的友情,历久弥珍。
金益清来昆山杜克大学读研时已经年过五旬,是学校自建校以来年龄最大的学生,而怀亚特则是学校年龄最小的研究生,入学时只有 17 岁。尽管年龄差距大,而且由于新冠疫情无法同在校园学习,两位同学还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几乎每天都会聊天交流。
金益清说道:“尽管有明显的差异,但相同的性格底色还是让我们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我们都喜欢聊天,分享对生活的看法,而且我们都对各种观点都秉持开放好奇的态度。希望在十年甚至三十年后,我们还能保持联系,不时见面相聚。”
金益清和怀亚特于2019年入学,属于学校建校早期的一批研究生。她们相识于正式开学前的暑期课程。回忆初次见面的情景,金益清说,怀亚特看起来“很年轻”,在一众年龄稍长的同学间显得很特别;怀亚特则记得金益清为了融入同学们而特意穿着颜色略为鲜艳的衣服。
从那时起,两人开始相识相知,相互支持——金益清帮助来自美国的怀亚特适应在华留学的生活,而怀亚特则帮助工作多年的金益清重新适应校园生活。
金益清回忆:“多年后重返校园,我最开始很难适应,特别是因为学校采用了美式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都与我读本科时的大学完全不同。一开始,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制作PPT 演示文稿。”
“怀亚特帮助我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在其他方面,她也帮了我很多,例如帮我检查作业中的英语错误。”
而金益清则像是妈妈一样,在怀亚特难过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金益清回忆:“我记得有一次,怀亚特哭了,现在想不起当时她伤心的原因了。我只是默默地抱着她,无声地安慰。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知道年轻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需要妈妈在身边提供支持。”
怀亚特回忆,随着一起吃饭、学习等日常点滴相处,加上金益清“亲切的性格”和走出舒适圈的意愿,她们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怀亚特说:“我记得在学校的万圣节派对上,金益清和我以及其他同学一起去跳舞,她当时对我说,‘我觉得自己太疯狂了。’ 金益清性格外向,善于表达自己,很容易赢得大家的信任。”
随着新冠疫情在2019年暴发,国际学生开始远程上课,两人的校园相处时光戛然而止。所幸的是,距离并没有影响她们之间的友谊。
金益清和怀亚特没有间断日常交流,不过现在是通过发信息进行对话,就像是下一盘很长的棋。
怀亚特说:“毕业后,我和金益清几乎每天都互发信息,我们主要谈论的话题之一就是美国的政治新闻。我觉得我们总是能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会分享各自看过的新闻,比较不同的观点,这种交流真的很有意思。”
随着疫情的结束,她们终于可以见面相聚,在2023年年初一起去台湾看望金益清的儿女。
怀亚特说:“我们玩得开心极了,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从北到南游览了几乎整个台湾岛。”
“从台北 101 大楼的现代购物中心到热带丛林深处我从未见过的野外昆虫,金益清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对各种新鲜体验的开放态度。”
怀亚特说,台湾之行中她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去南部的海滨城市垦丁游玩。
“我非常想去浮潜,在水下近距离欣赏珊瑚礁,所以我和金益清以及她的女儿预订了珊瑚礁之旅,但没想到我们实际上预订的是惊险刺激的海上摩托艇行程,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但是金益清从头到尾都积极投入,乐在其中。”
金益清目前是昆山杜克大学的员工,工作之一就是帮助新员工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就像她当年帮助怀亚特一样。
怀亚特则在挪威卑尔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希望未来“经常进行国际旅行,成为国际学者”。
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珍惜彼此间的友情,完全不在意时间、距离或年龄上的差异。
金益清计划在2024年夏天去挪威看望怀亚特,而怀亚特则希望能再次前往中国。
怀亚特说道:“我们在校的时候,二期校园还在建设中,所以我很想去看看母校新启用的二期校园,以及从昆山直达上海的新地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