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博士近日受邀出席2024年腾冲科学家论坛,并在同期举行的大学校长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刘耀林博士就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深刻见解,并分享了昆山杜克大学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合作展望。
刘耀林博士对云南省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尤其是在扩大教育规模、学科建设、提升毕业生升学与就业率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于云南省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刘耀林博士提出了四项建议:
1.加强科学研究,建设特色学科: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天文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涌现。
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人才高地:系统规划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西南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3.深化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增强人才竞争力:拓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教育对外开放,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4.强化文化传承与传播,做强文化产业:挖掘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转化,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刘耀林博士还详细介绍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国际教育合作实践。作为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武汉大学和昆山市政府联合创办的中外合作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致力于建设成为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三届本科毕业生中超过85%选择继续到世界知名学府深造,近13%进入世界知名或行业领军企业/组织工作。
在与云南省的合作方面,昆山杜克大学与云南省相关大学、机构在生态保护、环境健康等领域开展实地调研和科学考察。2023年3月,昆山杜克大学与健康扶贫行动(英国)云南代表处签订战略合作关系备忘录,共同拓展全球健康与卫生发展项目。
在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汤胜蓝教授的带领下,昆杜与昆明医科大学合作,以云南作为西部地区的样本省份,围绕云南省实现2030年联合国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将结果以单独章节的形式,发布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基于实证的研究》一书中,为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此外,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项目的硕士研究生还在云南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研究结核病防治和社区卫生工作。
刘耀林博士表示,昆山杜克大学希望未来能与云南省加强合作,利用云南独特的生态环境,在卫生体系建设、环境健康保护等领域开展科研实践,培养全球健康人才,并依托云南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卫生体系建设。同时,他也期待云南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优化校地合作的沟通平台,共同服务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福祉。
腾冲科学家论坛由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院士共同发起,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本次论坛吸引了120位院士、59位大学校长、300多位青年专家学者、600多位企业家等嘉宾参加,围绕“科学·全球创新与科学家使命——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瞄准热点前沿,纵论科技赋能,共促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