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在过去五十年间开展了众多大规模的生态恢复项目。这些恢复工作是如何演变的,还存在哪些挑战?一项由昆山杜克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完成并刊登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新研究深入讨论了这些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见解。
最初,中国生态恢复项目主要是为了应对由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的自然灾害,例如沙尘暴和洪水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的目标从单纯恢复特定生态功能逐渐扩展到了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此外,所针对的生态系统也逐渐从陆地生态系统扩大到了湿地、海洋和城市生态系统。
除了生态恢复目标和所关注的生态系统类型外,中国在生态恢复的理念和方法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之前,为追求快速达到恢复目的,大量种植使用快速生长的外来物种(例如互花米草、日本落叶松)。这种做法看似在缓解海岸侵蚀、森林恢复方面取得了短期成功,实际却导致了诸如“绿色沙漠”、本土物种丧失的不良后果。
李彬彬教授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副教授,也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她强调:“尤其是过去十年,生态恢复的理念开始发生了转变,从追求短期结果向基于科学证据和引导的恢复实践演变。这在中国逐步健全的政策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很多恢复工程依旧存在不恢复原生生态系统反而使破坏愈发严重的问题,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中国在政策法规上开始重视以自然恢复为主,注重乡土物种和多物种的使用。”
除了政策的变化,资金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从2010年到2020年,用于生态恢复的年度资金大幅增加,其中政府资金占绝大多数(约94.9%),其次是来自私人和公共部门以及国际组织的捐助。山东大学的吴舒尧博士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他补充道:“中央向地方的政府资金转移机制,以及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机制的出现至关重要的。”
有效的政策实施和资金调动使得中国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生态恢复,这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十年长江禁渔等项目。
尽管取得了这些显著成就,挑战仍然存在。目前对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恢复的关注程度仍然不足,生态知识的应用与工程方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不同恢复目标之间的权衡也会带来额外挑战,因为针对特定目标的恢复可能会损害整体生态系统或其他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此外,当前恢复效果的评估指标主要集中在恢复面积,而不是实际自然群落的恢复或整个生态系统过程恢复的有效性。许多恢复目标和实践与当地条件也不兼容,比如在不适合树木生长的湿地、草原、荒漠中广泛种植树木,造成原生生态系统进一步丧失和退化,威胁水资源和其他。
在系统梳理了生态恢复的进展和挑战后,研究人员提出了未来的方向。他们主张设定明确的恢复目标,充分考虑不同生态服务的权衡,并纳入生产和生计因素。本文的共同作者,北京大学研究员华方圆博士强调:“以最大化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可能会产生多重效益,包括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粮食安全。”
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长期的生态恢复监测系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的共同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米湘成博士提出:“可以与现有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整合,确定恢复基线更为科学的恢复指标。”
此外,研究还提到了在生态恢复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促进各领域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及将本土知识与科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李彬彬博士同时提出,“鉴于恢复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恢复过程需要使用适应性管理、根据监测指标调整恢复管理措施、创新恢复资金机制、增强气候变化下恢复韧性。”
很少有国家像中国一样投入如此大量的努力并取得这样显著的生态恢复成果。这项研究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国的生态恢复历史和未来方向,还为其他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这两大危机下扩大生态恢复工作提供了宝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