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杜本科生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社交媒体研究成果

文 | Gareth McPherson

2023 届本科生翟雨佳和田蕾嫄受邀参加于巴黎和都柏林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在线研究汇报,她们研究的议题聚焦在人们对社交媒体算法的态度和粉丝账户等热门话题。

翟雨佳探讨了有关数字媒体内容创作者和用户理解力的议题,以及如何应对社交媒体平台个性化算法机制。

田蕾嫄的研究重点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粉丝身份以及粉丝基于电子游戏角色制作的视频,这些都是数字文化中不断发展的领域。

谈到自己的论文有幸入选两个国际学术会议时,翟雨佳表示:“真没想到自己的论文能够入选,我只是个本科生,而通常受邀分享研究成果的大都是博士生或教授。并且这也是我第一次向学术会议提交论文。这样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也深感荣幸。”

今年 11 月,翟雨佳将参加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 23 届互联网研究者协会年会,并向出席学者汇报自己的学术成果《网红的天使?网红经纪公司(MCN)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创造性劳动中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翟雨佳探索了数字媒体内容制作是如何受到 MCN 等机构的影响,而这些机构又如何通过支持视频平台的内容创作者,从而获得广告收入分成。翟雨佳发现,MCN 等机构可以极大地影响个人创作者的视频作品。

今年 5 月,在巴黎举行的第 72 届国际传播协会年会上,翟雨佳进行了一次研究汇报,主题为《算法的想象:中国文化创作者如何参与社交媒体平台内容展示》。

翟雨佳向参加巴黎年会的与会者在线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发现,她认为“创作者和用户都倾向于将算法人格化”。在研究过程中,她分析了数千条社交媒体帖子,采访了 20 位内容创作者。

翟雨佳说:“换句话说,人们很容易将人类的品质赋予像算法这样的非人或抽象事物。接受算法规则的人会把算法机制描述为‘无所不知的上帝’或者‘拥有读心术的魔法师’。因为算法可以精准地识别他们的喜好,从而决定他们会看到哪些内容。

但是,反对算法规则的人会认为算法‘蠢笨’,他们经历过算法错误,例如被推荐了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一种情形是人们反感算法,因为感到被算法监视、干扰或控制。”

田蕾嫄的研究《为什么 Reed 900 受到追捧?在社交媒体平台重塑电子游戏角色关系中的浪漫、挪用和参与》同样入选了第23届互联网研究者协会(AoIR)年会。

此外,她还将参加 第12届社交媒体与社会国际会议,并汇报自己的研究《粉丝作为叙事者:用户在跨媒体集体故事创作中的参与如何塑造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 Dream SMP 粉丝身份》。

翟雨佳和田蕾嫄都是媒体与艺术专业本科生,她们的研究项目得到了社会科学学部媒体助理教授梁凡博士和人文艺术学部媒体与艺术助理教授徐维静的指导。

田蕾嫄说:“两位教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探索粉丝研究和数字文化新兴领域的兴趣,这些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可能显得有些‘怪异’,但对于理解当代人的心理和数字社会生态却很有意义。另一方面,我也会抓住在两个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展示自己的研究的机会,向该领域优秀的研究人员学习并建立联系。未来,我希望能专注于网络文化研究,进入学术界,为传播学和新媒体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凡博士表示,翟雨佳的研究发现加深了人们对数字媒体平台算法机制以及机构参与者的理解,而田蕾嫄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在这些平台上构建自己的身份。

梁凡博士认为,这些国际会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尚在就读的本科生能有机会向全球业内人士展示学术成果,也能向全球顶尖学者学习。

他指出:“这些年度学术会议是全球传播和媒体学者的重要交流平台。论文入选对本科生来说是难得的殊荣,也证明了我校学生具有非凡的天赋和创造力,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徐维静表示,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项目中,与这两位同学的合作都非常愉快。她认为:“如此年轻就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她们的研究动力来自于对课题的强烈兴趣,这样的兴趣最终为数字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我也很高兴看到她们的研究工作取得成果。”

如果您是一名记者,正在寻找有关大学的信息或专家采访故事,我们的团队可以提供帮助。

媒体关系

中国传播

李怡
联系电话: (+86) 0512-3665 7720

邮箱: yi.li@dukekunshan.edu.cn

Add our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