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秋爽:带着自己写的书上大学

“我没想到节奏会这么快。”

被问到入学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的时候,曲秋爽说即便自己曾经在美国的中学接受过英文的通识教育,对一些课堂上用到的英文专业术语不算陌生,但面对入学昆山杜克就投入的紧张学习,迎面而来的每周几十页的各类专业文献,她依旧觉得是个挑战。

但她的语气里也透露出一些轻快,这是属于昆山杜克大学最新主人们的新鲜气息。在今年昆山杜克的2022级新生中,曲秋爽的履历很特别,她是带着一本自己出的书入学的。这本书源自高一时,她去美国高中交换时记录下来的日记。

昆山杜克大学延续了她在美国交换的一年养成的兴趣, 24小时开放的健身房,各种各样的选修课,既能保证个人空间、又有集体生活的宿舍……更有学术之海的畅游,和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量身设计的可能性。

对她来说,昆山杜克大学是全新的起点,更有无尽的空间。 

开学第一天留念

忐忑的经历

在中学阶段就出国交换一个学年这件事上,曲秋爽的父亲显得很坚定。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的孩子而言,在读大学之前很少能有独自到国外独立生活的经历。对于曲秋爽而言,这也很难说是一件没有任何犹豫的事情,毕竟对于当时还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的她而言,多少是有点畏惧的。

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到境外就读的曲秋爽必须和烟台当地一所高中达成协定,而这一切都要发生在她中考前,当时还在备考中的她并未确定自己未来将去到哪所高中就读。她在从美国返回之后,将继续就读高一。

这无异于是一场博弈,几经辗转,最终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的时任校长应允了下来,并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她的父母现在回忆起来,依旧感谢这位校长的帮助:“这是孩子可以办理交换生申请并继续回国学习的关键因素。”

2018年,坐在飞往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飞机上,她有点恍惚和迷茫。“就这样到了美国?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人和朋友?就要这样在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度过一个学年?”

曲秋爽在美国的交换学习,让她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文化差异。按照计划,她入住到了当地的一个寄宿家庭家里,这个家庭的构成和她自己的家庭类似,都是双亲加上一个独生女。

刚下飞机,曲秋爽就看到了举着欢迎她的牌子,站在出站口等待她的寄宿家庭的妈妈和妹妹。在她后来的回忆和记述中,她都会称呼这个寄宿家庭的成员为“爸爸”、“妈妈”和“妹妹”。到家后,她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包括剪纸、书法和茶叶等。令她吃惊的是, “妹妹”居然很喜欢茶叶,后来她也知道 “奶奶”的另一个儿子娶了个中国妻子,还生了两个混血宝宝,一切都是这么巧合。

曲秋爽在做到可以用英文和寄宿家庭、同学日常交流外,她会弹钢琴,还在寄宿家庭用家里的电子琴露了一手。她自己觉得不过瘾,但是赢得了家庭成员的满堂彩。在明州的那段日子,她成为了中美文化在最小单位内交流的纽带。

从小学习现代舞的她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表演了一次国风唱跳,她从学校的中文社借了一套服装,唱跳了一段《红昭愿》。她活动结束后,跟同学聊天,大家都啧啧称叹,说她打破了原本对中国学生只会学习的刻板印象。

表演舞蹈《红昭愿》

碰撞的文化

在美国,曲秋爽感到了不小的文化差异,到了节日或周末,寄宿家庭有时会邀请很多人来参加聚会,房子里刹那间就会充满美国标志性的笑声和喧闹。因为寄宿家庭是免费接待她,曲秋爽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凡事还是要自觉一点”。

这是凝结在中国人习惯中的礼尚往来。曲秋爽也会意识到,“妹妹”有时也依靠做一些家务来获得零用钱,但她抢了“妹妹”的工作,甚至“断了她的财路”,当然,这是一句玩笑。

一次聚会后的晚上,满屋的客人积攒了不少的餐具,吃完饭,曲秋爽主动站起身开始洗碗,把一些盘子放到洗碗机,剩下的她开始自己手洗。“妈妈”看到这一切走到她身旁道谢,说谢谢她为了这个家庭做了这么多,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与美国寄宿家庭合影

一直到今天,她一直记得这次特别的表达。在她之前的家庭生活中,这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在含蓄的东方文化中,即使是家人之间也很少用拥抱来直接表达情感,更不会把谢谢挂在嘴边。

在学校,曲秋爽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比我还是要成熟一些”。在课程上,她新奇地发现有工程设计,在这门课程里老师们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甚至会思考对早已被认定没有改进余地的工业设计产品。这门课程让曲秋爽印象深刻,课堂上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一节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对咖啡杯的设计进行改进,她提了五个想法,最终在小组汇报前被采用了三个。

和朋友们在一起

身在他乡,安全问题成为了家人,尤其是祖辈关心的重中之重。为了向家人汇报生活,曲秋爽每天会把自己做了什么记录下来,再发给自己的父母,请他们转交给家里的祖辈。

曲秋爽坚持记录下了自己在美国的生活,虽然用她的话说是“流水账”,但是从行文中总能看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欣喜。在文字中能看得出属于她这个年龄人的跳脱和活力,时不时地会出现:“诶,真的超棒呐。”、“emmm……”、这样只可能会出现在她这个年纪女生笔下的话语。

 

想选环境科学

在美国时,下午两点就放学了。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体育成为了大家的重要选项。原本不怎么热爱运动的秋爽也尝试并爱上了各类运动,网球、跨栏、射箭、滑雪、高尔夫……

在美国的一年生活,让她爱上了体育,也直接影响了她最终在高考后报考了昆山杜克大学。让曲秋爽难忘的美国交换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将在昆山杜克大学这所融会中西的学校中得以延续。

昆山杜克大学配备了免费的健身房,刚刚入学的她已经开始“泡”健身房了。

此外,曲秋爽为了有更高的效率,很少在宿舍呆着,她更习惯到图书馆和自习室度过没有课的时间,“在宿舍很容易被别的事情打扰。”

昆杜的自习室

由于采用全英文授课,很多同学刚开始时都感到难以适应,即便对于曾经在美国有过一年学习经历的曲秋爽也是一样。她发现在刚开学的一个月中,虽然有的内容在高中已经涉猎过,但对许多专业名词的陌生仍然常常让她在听讲时反应不过来。

有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写下一个词,在无法对照的时候,她和同学就会以最快速度查一下。现在的笔记本前几页,记满了英汉对照的各种专业词汇。“我觉得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曲秋爽说。

在英语课上做课堂报告

按照规划,大二的时候曲秋爽才会选择自己的专业,她目前还没有清晰的想法。昆山杜克大学给每一位学生都配备了导师,规划在大学中的选课和未来的专业划分。而在入学之前,学校也给每一位新生都下发了问卷,询问倾向的专业方向,并以此作为依据给每位新生配备了导师。

其实目前曲秋爽还并未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知,但她隐约有了答案。

“高中学过化学,有基础,我自己也对这个领域算有兴趣。”曲秋爽在美国交换期间,国内还没有开始垃圾分类,而现在就循环利用等方面,国内依旧和国外有不小的差距。曲秋爽感知到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从她的经验出发的。

在课堂中与同学老师在一起

开学典礼上,在校长讲话环节,她说自己被冯友梅校长的讲话震慑了个清醒。

冯校长在讲话中说:“愿你们不负时代,做世界和谐发展的思考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让世界因为你们的努力而更加美好!”曲秋爽记得校长在讲话中说,昆山杜克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而不仅是想着以后如何谋生、谋取自己的利益。为了这种目标就是应该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格局更大一些。 

按照曲秋爽现在的想法,她想读环境科学,在当下的她看来,这是全球范围内都迫切需要关注的议题。在过去的几年,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人类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这一议题的时候了。

“我还会继续写日记,没准一写就是四年呢。”聊到那本因为写日记而集结成册、最终“带着上大学”的书,她顿了顿,“这次,也许会用英文来写吧!”

如果您是一名记者,正在寻找有关大学的信息或专家采访故事,我们的团队可以提供帮助。

媒体关系

中国传播

李怡
联系电话: (+86) 0512-3665 7720

邮箱: yi.li@dukekunshan.edu.cn

Add our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