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地球两端的相遇

在昆山杜克大学,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一种浓厚的校园氛围,更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自济南的苗城玮和来自德国的Tim Steiner,这两位昆山杜克大学2028届本科生,原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却在昆杜的宿舍里开启了一段跨越文化与国界的奇妙友谊。

Tim的中国初体验

Tim Steiner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那里仅有500名居民,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他与父母、弟弟以及两只狗生活在一起,在这个简单宁静的环境中,Tim对创新和探索的好奇心却从未停歇。

Tim曾是德国STEM教育推广大使,他常常以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同龄人对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兴趣。这位理工少年甚至将日常的咖啡冲泡发展成科研课题,通过化学分析优化烘焙曲线,创造出层次分明的风味图谱。

一次学术会议上,Tim参与了一场关于中德专利申请量的讨论。

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年度专利数量远超德国时,这个数据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究竟是怎样一片土地,能孕育出如此澎湃的创新动能?我想亲眼看一看。”带着这个疑问,Tim收拾行囊,踏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成为昆山杜克大学2028届本科生的一员。

初到中国,Tim心中既充满对未知的好奇,也带着些许担忧,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怎样截然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而苗城玮的到来,打消了他的不安。这位格外健谈开朗的中国室友热情地担任了Tim的异乡导游兼翻译,帮助他逐渐熟悉并融入了这个全新的环境。

远在中国的“另一个家”

国庆假期成为了二人友谊升温的重要契机。苗城玮一家热情邀请Tim前往上海游玩,这次旅行也成为了Tim深入了解中国的绝佳机会。

他们一起游览了外滩、东方明珠,后来又前往昆山的周庄古镇。上海的繁华都市景象,展现出中国现代化的迅猛发展;而周庄的水乡风光则让Tim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对于Tim来说,这次旅行既新奇又震撼。从上海的摩天大楼到江南韵味的古镇水乡,他见证了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苗城玮一家的友好关怀让身处异国的Tim倍感温暖,消解了他的思乡之情。他在离家乡千里之外的中国,遇到了如家人般温暖的好客父母与默契好友。

此后,Tim多次参加苗城玮家的家庭聚会。一次昆山阳澄湖之行,Tim品尝了正宗的江苏美食,并在苗城玮伯伯的指导下学会了泡洗中国茶叶,了解了品茗的文化内涵。他感叹道:“虽然与城玮的文化背景差异巨大,但正是这种不同,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最好的“旅游搭子”

在众多国际学生眼中,结交和自己文化背景相近的朋友往往更为轻松,Tim对此深有同感。但他也指出,与像苗城玮这样的中国本土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能带来更多别具一格的体验。

平日里,他们共同度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时光,而到了周末,二人常常相约前往周边地区游玩,比如苏杭一带的水乡古镇。在那里,他们一同领略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的独特魅力。

在旅途中,苗城玮不仅是Tim的朋友,更像是一位知识丰富的“导游”。他常常会在参观名胜古迹时,为Tim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而这对苗城玮自己而言也是一次复习和拓展地理历史相关常识的机会。这种良性的相互学习的过程,让两人都收获颇丰。

昆杜跨文化交流的缩影

苗城玮和Tim的友谊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相处中逐渐深厚,他们计划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地游览中国各地,希望让Tim的留学生活更加难忘。跨越南与北,山与海,江与月,苗城玮希望带着Tim一同探索中国的壮丽山河与深厚文化。

虽然二人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生活习惯也各异,但这并未成为他们友谊的阻碍,反而让他们的交流更加多元。他们不仅在旅途中成为最好的搭档,更在学业、电影、历史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交流。

Tim说:“城玮不仅是我的室友,更是我在中国最好的朋友。”

这段跨文化友谊的故事,不仅仅是两个求学青年之间的友情,更是昆杜跨文化交流的美好缩影。在昆杜这个国际化的校园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苗城玮和Tim的友谊,无疑是其中精彩的一章。

作者:2028届本科生熊珧君

If you are a journalist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or for an expert to interview for a story, our team can help.

Add our
WeChat

If you are a journalist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or for an expert to interview for a story, our team can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