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杨振宇:从昆杜学生成为昆杜教授

在实验室的柔和灯光下,杨振宇教授仔细观察着眼前的实验结果。屏幕上展示的数据模型逐渐显示出成功的迹象。实验的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每一个数据点都似乎在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影像和癌症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这些成果使杨教授的思绪回到了他早年在昆山杜克大学读硕士时的日子。

初入医学物理领域

杨振宇(左一)与昆杜医学物理理学硕士项目的同学和老师在杜克大学医学院前合影

我和昆杜的缘分,起源于昆杜教授在我母校东南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讲座。当时,对于在本科以应用物理为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多人会倾向于在读研时选择更偏应用的方向,比如电子计算机、电气工程等工科方向,或者经济学方向。其实当时我也是这个想法。

但是,在我听了有关医学物理的讲座之后,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我觉得它既有物理学的深度,又有医学的实用性。对于我这个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我未来职业生涯中一个相当有前景的方向。同时,我也了解到昆杜开设了医学物理理学硕士项目。

2017年夏天,我参加了昆杜的医学物理的暑期学校,感受到这里国际化的学术氛围,让我特别想加入其中。随后我决定,申请昆杜的医学物理硕士项目,并成功成为其中一员。

在项目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杜克大学的医学物理硕士项目是一模一样的,就连学术讨论会都是一起开的。在当时那个线上会议还未普及的年代,我们每周或隔周就与杜克医学物理硕士项目开学术研讨会,与美国那边的学生及教授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两边联系非常紧密。两边学的内容和质量很一致,所以,当我们在研一结束的时候参加杜克的资格考试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除了物理,我自己对编程也非常感兴趣。碰巧我们所学的课程里就包括一门教基础编程的课程,对于当时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同学来说,这门课程提供了极大帮助。

我并没有计算机背景,起初,我也担心是否能学会。为此我还咨询了研二的学长,他给我的回答是:“不用担心难度,只要自己感兴趣,就能学会”。我就一边学一边完成作业,这也为我后来把人工智能与医学物理的相结合作为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医学物理项目的课程除了涵盖了基础理论部分,也有结合实践应用的部分。我们去医院做临床见习的时候,发现医院里面的那些高精尖设备,它们内部包含了很多治疗步骤,其实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处理的。

当时,有一门高级放射治疗的课程,会有四个大作业,每一个作业都是用编程的思路来解决临床任务。我们的任务就是来写那些设备的程序,让机器来实现某些操作。当时感觉自己编写的程序能真的被运用到治疗病人过程当中,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也让我觉得自己的所学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

科研氛围孕育博士梦

“宽松的科研环境,如同温床一般,孕育着科研的种子,为其萌芽和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空间。”

研一考试结束后,我们就要前往美国杜克去完成研二第一学期的研究课题,差不多需要花费7-8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可以选择跟着杜克教授的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涉及生物、放疗、临床和图像处理。导师们总是会鼓励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他们十分关心学生,会定期询问我们的研究进展,而不是把任务给我们然后放任自流。

那段时间,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待在各自导师的实验室里做实验。我当时跟随的是殷芳芳教授,我们的联系十分频繁,除上课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实验室。殷芳芳教授现任昆山杜克大学医学物理硕士项目主任。这段经历为我自己的毕业设计提供了研究数据的支持,也坚定了未来攻读博士学位的信心。

据我了解,每年杜克大学的医学物理专业在全球的博士名额基本是个位数,所以在研一的时候,我争取保证自己的GPA不低于3.9,并早早开始为申请做准备。等待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煎熬,幸运的是,最终我拿到了杜克大学医学物理博士的Offer。

然而,读博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我的博士生涯的起步阶段碰巧遇到疫情的爆发,与此同时,我被分配到的研究课题的难度比在硕士阶段的时候要高很多。面对这些崭新而陌生的知识领域,我时常感到手足无措。再加上当时我身处中国,由于时差的关系,跟美国那边的教授沟通也并不是很顺畅,导致我在国内的这一年科研进展十分缓慢。

去了美国,压力更是席卷而来。我就一直重复不停地做实验,不断地尝试,又屡次遭遇失败,有种看不到尽头的感觉。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选择放弃,在我不懈的努力与尝试下,实验终于得以完成。最终,我不仅完成了课题,而且还获得了医学物理学会的最佳摘要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

在把这个比较难的课题圆满攻克以后,我在掌握的科研技术和科研方法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最终相对轻松地完成了后续的几个项目,在三年内成功毕业。虽然当时一度有过怀疑自我的阶段,但坚持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科研的难度和挑战,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做研究的机会。

‍杨振宇与导师殷芳芳教授的合影

放弃美国医院任职,回国继续科研之路

临近博士毕业之际,尽管选择在美国医院继续进行住院物理师的培训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在读博期间攻克科研难题的经历和收获,让我慢慢喜欢上自由地做科研。最终,我决定放弃在美国医院的工作机会,回到中国,回到昆杜,继续我的学术和科研工作。

放弃在美国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对昆杜也有很深的情感。学校提供了优质的科研环境和教学环境,回到学校后,还能与原来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工作,可以继续和美国的教授、合作者一起继续原来的课题。除此之外,在昆杜日常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也非常多,尤其是与来自不同领域的老师进行跨学科的各项合作。对于我们这样年轻的教授来说,这一点很有帮助。我们迫切需要这些机会去获取更多研究方向的灵感,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

昆杜教授初长成

杨振宇在杜克大学

回到昆杜,除了完成科研任务,我还承担了一些研究生的教学职责。在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老师的这一年里,我也在逐渐适应这个全新的角色。

以课程开始前的备课阶段为例,我发现准备起来和学生期间预习课程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我现在需要浏览大量的资料,我需要经常思考怎么能更透彻地把整个知识都梳理清楚,要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来探讨这些课程的真正内涵,万一被学生问中,我需要给他们提供解答。备课同时也对于我温习和巩固自己以前学过的内容有很大的促进,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现在,我白天要忙于备课,上课,课后则要给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的毕业课题,跟进科研进展,开组会,有时候到晚上才有时间完成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周末也时常需要加班。忙碌在实验室和讲台之间,在昆杜的日子如同一本厚重的书,一页页翻过是满满的执着与不易。

然而,每次当我看到医学物理的教授们也经常在深夜与美国杜克的教授们开会沟通交流,甚至晚上也不遗余力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在他们不知疲倦的工作中,我看到了我期望变成的模样。

我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着,指引着,他们让我逐渐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授,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条教书育人之路,既是我的挑战,也将会是我最诚挚的热爱。

教授简介

杨振宇

昆山杜克大学医学物理研究助理教授

杨振宇拥有东南大学应用物理学士学位、昆山杜克大学医学物理硕士学位以及杜克大学医学物理博士学位。

杨振宇的研究重点是将尖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图像分析,包括新型深度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和放射组学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用于肺癌预后预测、肺功能预测和脑肿瘤分割等。

如果您是一名记者,正在寻找有关大学的信息或专家采访故事,我们的团队可以提供帮助。

媒体关系

中国传播

李怡
联系电话: (+86) 0512-3665 7720

邮箱: yi.li@dukekunshan.edu.cn

Add our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