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陈奕璇:科研追梦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陈奕璇是昆山杜克大学2024届本科生。2024年申请季,她收获了耶鲁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名校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奖学金。

从高中起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到加入昆杜认知-感知-行动实验室(CPA Lab)做科研,陈奕璇稳扎稳打地走着自己的科研之路。

今年秋天,陈奕璇将启程进入耶鲁大学深造。她怀揣愿景,期望自己的研究在未来能切实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筑造一个更加幸福、和谐的世界。

走上科研之路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心理学很神秘,学习了心理学就能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但其实,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这是昆杜心理学助理教授王珊博士在PSYCH101:普通心理学(Introductory Psychology)这门课上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陈奕璇。

“王珊教授看起来干练严肃,但上完她的第一节课后,我发现她不仅有趣,而且十分亲和。” 陈奕璇回忆道。随后,她申请成为了王珊教授的科研助理,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一步步成长。三年的科研经历让陈奕璇对心理学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逐步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最终领悟到“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科学”的真正含义。

王珊教授(左)与陈奕璇(右)

普通心理学是陈奕璇入学后选的第一门课程。但早在高中时期,她便开始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那时,心思细腻的陈奕璇敏锐察觉到,学业重压之下,同学们普遍承受着心理压力与困扰,而这一现象却往往被家长与老师以“学习至上”的观念所忽视,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相较于学业成绩而言,并非当务之急。

正是这段经历,悄然地在陈奕璇心中种下了对心理学探索的种子。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个人兴趣所在,更是对当前国内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轻视现象的一种反思与回应。

在规划求学之路时,陈奕璇捕捉到了昆山杜克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的消息,加上她内心深处对小班授课、跨文化交流氛围及高师生比教育环境的向往,深思熟虑后,她毅然选择了这所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年轻学府,满怀期待地希望在这里接受到与众不同、更加全面深入的心理学教育。

昆山杜克大学独特的通识博雅教育模式,为陈奕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自由。本科生在入学初期不急于选定专业,而是可以利用大一的宝贵时光广泛涉猎,深入探索个人兴趣与潜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奕璇在大一第一学期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理学相关的课程,“我知道自己有充足的探索时间,所以完全不害怕选错课程。”

深入体验了两门专业课后,陈奕璇迅速而坚定地确认了心理学为她所向往的专业领域。自幼便热衷与人交流、擅长观察人性的她,在昆山杜克大学心理学专业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该专业课程聚焦于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如金钱激励、信息提醒等,影响并改变人类行为。这些知识不仅适用于优化政策执行,也广泛渗透于产品推广和生活习惯改善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是我们学校心理学专业很不一样的地方。”陈奕璇分享道,“通过多种领域的跨学科学习,我们得以深入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与行为机制,同时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塑造这些行为。简单来说,我们能够审视自我行为的动机,同时洞察外界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这种对行为与心理机制的深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迷人的探索。”

陈奕璇认为这些课程赋予了她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她能冷静看待商家的营销手段,理解社媒上针锋相对的观点。尽管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洞察分析,有时会让她在尝试寻求方法克服拖延症时,因能轻易发觉背后的行为逻辑而面临新的挑战,感到难以实行。“这就像人很难走进自己亲手挖的陷阱,”她开玩笑道。

如果说心理学和生活结合的趣味性激发了陈奕璇对心理学热爱的最初火花;那么只有当经历了科研生活中数据收集的重复乏味、结论分析的漫无头绪这些必经之路,才有可能体验到最终成果发表的喜悦。

大二上学期,陈奕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选修了王珊教授的一门心理学课程。小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与教授更为密切交流的平台。在一次课后,她借由提问的契机,鼓起勇气向王珊教授表达了自己对其研究课题的浓厚兴趣,并询问是否有机会成为科研助理,共同参与到这项富有意义的工作中去。

“尽管当时我对心理学研究的了解尚浅,但那份渴望参与的热情驱使我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陈奕璇的这份真诚与勇气,或许正是她在教授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不久之后,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昆山杜克大学的认知-感知-行动实验室,开启了她学术道路上新的篇章。

王珊教授深耕于疼痛研究领域,陈奕璇加入实验室后,便开始参与疼痛数据的收集工作,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研究人员无法与被试者直接接触。实验中断了,但研究团队并未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寻找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他们在翻阅文献时发现疼痛记忆研究的潜在价值,决定调整研究方向。于是,利用暑期研究学者(SRS)项目的契机,团队向被试者发布了问卷,收集了他们实验时的即时感受及五个月后对疼痛记忆的回顾数据。结合两次数据的对比分析,他们发现,人们往往会在时间的流逝中低估自己曾经历的疼痛强度,并量化了这一低估的程度。

此外,陈奕璇和组员们还对收录的脸部表情疼痛数据做了可视化处理,构建了一个人脸模型库,每个表情均被拆解为不同的情绪成分,并赋予了相应的情感数值,极大地丰富了疼痛表达的研究维度。这两项研究成果最终在2023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三届欧洲疼痛大会(EFIC)发表。

研究成果在EFIC会议上发表

在和组员齐心协力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陈奕璇从最初的新鲜感与好奇,到遭遇重复工作带来的枯燥与无意义感,再到最终领悟科研背后的深层魅力,经历了一段心路历程。面对挑战,她选择了坚持与探索,发现与被试者的每一次交流都是对项目的独特贡献,而他们的反馈更是激励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刚开始接触科研,陈奕璇对每个环节都有种新鲜感,不管是用一个新设备,还是跟被试者沟通,都是一件有趣的事。但当同一件事做了许多遍之后,工作就变得重复、机械、枯燥,像是流水线工作。

然而,她没有放弃,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陈奕璇也发现了乐趣所在。跟被试者一遍遍讲解实验流程,让她有种“对项目有所贡献”的成就感;被试者有时还会问她,这个实验很有意思,做出来的成果能不能让他们也看看。

陈奕璇走访昆山社区为老年人做认知测试

“我很喜欢和人交流,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主动寻求指导和反馈

在决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前,陈奕璇也经历过短暂的焦虑和迷茫,但她逐渐意识到,这些都是人生阶段交替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迷茫中逐渐探索自己的兴趣,一步步探究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弄清楚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带着这些问题的答案,她才能在下一个阶段走得更高,更远。

在此过程中,昆杜的教授与老师们成为了她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她们耐心听取陈奕璇的想法,了解她对未来的计划,并根据自己的见解,给出合适的建议。

在和心理学助理教授Minjoo Joo博士的一次交谈中,陈奕璇对Minjoo Joo教授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好奇。“我想了解她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动机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坚定自己的科研方向的,是不是也动摇过、换行过,以及读博与否对人生轨迹的具体影响。” Minjoo Joo教授的分享不仅解答了陈奕璇心中的诸多疑惑,更为她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激励,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科研的决心与信心。

“在昆杜,超高师生比让我们有机会和很多杰出的教授进行一对一交谈。学校还有‘FLUNCH’的活动,学生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获得免费餐券,邀请教授们共进午餐。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得以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遇到的问题和做过的选择,给予我信心,使我在选择自己想要的道路时不再恐惧。”

最终,陈奕璇决定申请研究型项目,并继续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在前期筛选工作上花了大量时间,仔细阅读每个学校官网的项目介绍,了解每位教授的研究方向以及项目对申请人的具体要求。经过细致的了解,她决定专注申请几所最符合自己兴趣与目标的大学。这一过程中,昆杜的经历给予了她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使她能够自信地迈向未来的学术道路。

我相信热爱能让人全力以赴,对于不感兴趣的项目,我绝对不会勉强自己,因为在我看来,真正的成功不应建立在妥协之上。”

在申请的过程中,陈奕璇遇到了不少挑战。她在认真准备文书和其他申请材料的同时,还要兼顾学校宿舍助理的工作,校内课程,校外实习和毕业生的标志性成果项目。她表示,同时兼顾几项任务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幸运的是,她还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与帮助。

陈奕璇(左三)

在大四这个关键阶段,昆山杜克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办公室会给学生匹配一位老师,解答学生们在升学或者职业规划上的疑惑。在递交第一份申请之前,面对自己的择校计划,陈奕璇主动寻求职业发展部门的老师的指导,表达了自己的忐忑与疑虑。老师们鼓励她大胆去尝试,强调昆杜学子的广泛成功实例,为她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与此同时,语言与跨文化交流助理教授张韬博士也热心地与陈奕璇分享自己以前申请工作的经验。她指出,申请过程实质上是申请者与目标之间的双向匹配过程,遭遇拒绝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揭示了双方可能的不契合。关键在于保持积极心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

“学校为每个学生都平等地提供了很多的资源,所以主观能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主动寻求指导,积极寻求反馈,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陈奕璇(左)

在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陈奕璇被一群乐于助人的教授和相互激励的同学深深包围,也不禁被他们所鼓舞。从晨光初照的第一缕阳光下品味第一杯咖啡的醇香,到夜深人静时台灯下孤独却坚定的身影,陈奕璇深知自己并不孤单。

每一步都算数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优点,那就是给我一件事,我能把它做好,并且会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陈奕璇参与的心理学研究项目主要是定量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工作。充分学习并掌握这些技能,深深得益于昆山杜克大学所提倡的通识博雅教育。

在昆杜,学校鼓励和要求学生们在各类学科领域交叉学习。本科四年,陈奕璇不仅掌握了心理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学习了包括编程、哲学、经济、摄影、游戏设计在内的多方面课程。七周制的课程制度更是充分锻炼了她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选择心理学专业之初,陈奕璇未曾预料到这一领域会要求她涉足编程代码的书写。然而,正是这份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与自我挑战的精神,让她欣然接受了这一挑战。

在申请硕士项目时,她所学的技能也发挥了用处。研究型方向的硕士项目非常看重数据分析能力。比如,耶鲁大学就要求提交定量研究和定量技能的补充证明材料,但没有GRE成绩要求。在申请季有限的时间精力下,陈奕璇权衡再三,决定遵从本心,放弃GRE考试,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提升定量分析能力上,并向申请院校详细描述了自己做过的项目和学过的技能,她觉得这比一个分数更有说服力。

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我相信自己做的每件事,可能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的某一天,都有其价值,所以我总会逼自己一把。”

虽然陈奕璇大学几年的生活“主线”是课业和科研,但她的课余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她从大二开始在宿舍生活管理部门当办公室助理,后来成为了宿舍助理(Resident Assistant,RA)。这期间,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如周末野餐、期中期末减压会,以及中秋节的月饼灯笼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加深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彼此间的理解与友谊。

陈奕璇说,她非常高兴疫情后国际学生们回到了校园,这为她提供了与世界各地同学并肩工作、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在此期间,她不仅学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还提高了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她特别提到,在春节装饰宿舍楼的活动中,她和国际学生们一起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乐趣,而国际学生们也分享了他们国家的节庆习俗,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让她受益匪浅。

陈奕璇(后排左三)

此外,陈奕璇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她和同学一起管理了“木禾健康”的分社,通过做些健康科普,期末周时组织互换明信片和正念活动,帮大家缓解焦虑和压力。该项目还入选了2022年昆杜创新孵化器项目并获得了资金支持。

同时,她还参与了“昆杜小屋”志愿者项目,也会和朋友在每年万圣节举办美妆和时尚类活动。

“基本上什么都尝试了一遍。”陈奕璇享受这种全面而均衡的生活方式,昆杜的自由氛围与大力支持为她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这里,师生比例优越,科研资源丰富,只要勇于争取,就可以获得实践机会。无论是创立社团还是举办活动,只要遵循规范申请,都能拥有尝试的可能。

在昆杜,每个人都在鼓励我做想做的事。我总能收到正向反馈,会觉得自己被认可了、做的事有意义,也慢慢变得自信了一些。”

面对学弟学妹的咨询,陈奕璇总是真诚分享自己的就读体验。“昆杜可能不适合所有人,比如需要被人监督催赶的人或许会觉得不适应;对于有很强目标感的、渴望尝试的人而言,这里无疑是实现梦想的沃土。”

尽管陈奕璇曾在要不要做学术、读硕还是读博等问题上徘徊纠结过,但她在高中目睹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态度后,就把“改变人们对心理问题和对抑郁症的看法”当作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并持续为之努力。

从大二时关于疫情下公众对抑郁症态度转变的研究,到即将在耶鲁深造仍不忘“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初心,陈奕璇以实际行动诠释着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的坚定信念。

“我希望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可能这很难,但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如果您是一名记者,正在寻找有关大学的信息或专家采访故事,我们的团队可以提供帮助。

媒体关系

中国传播

李怡
联系电话: (+86) 0512-3665 7720

邮箱: yi.li@dukekunshan.edu.cn

Add our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