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以“创建未来”为主题的2015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及各大教育机构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出席本次活动,并以嘉宾的身份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专家领导进行对话,探讨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在此次活动上,昆山杜克大学被授予了“中国社会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奖项。
昆山杜克大学和其他中国大学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昆山杜克的育人目标、教育理念又是什么?论坛现场,刘校长不仅和其他嘉宾进行了观点的碰撞、经验的交流,还在演讲中就如何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畅所欲言,分享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创新之处和教育理念。
在谈到昆山杜克大学对传统大学教育系统的突破、在学校组织架构方面的创新时,刘校长表示,中国大学中现行的院系制、学科制和行政制度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然而在当今社会,要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工程问题抑或环境问题,单靠任何一个学科、专业或职业都是不可行的。因此,昆山杜克大学没有设立院系,而是设立了面向问题、面向需求的研究机构,如已经成立了两年的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和即将成立的环境政策问题研究中心等。从组织架构开始,昆山杜克大学就致力于营造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界的学习模式。
刘经南院士与来自全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对话
除了在中国大学院系体系方面的突破,垂直化学习也是昆山杜克大学为学生们提供的另一项独特体验。“我们的学生,不论是本科、硕士、博士,还是博士后,都要在一个课题下,一个小组中进行研究。我们在本科阶段就强调学生要参与研究中心和导师的课题,并且在这样的垂直化培养过程中,还要体现出教学与科研的同步、不同学科之间的同步,以及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同步——今年我们就有学习全球健康的学生,跑到非洲、中东、海地等落后地区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国际视野。”刘校长说到。
在演讲过程中,刘校长还详细介绍了昆山杜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的两条“线”:“昆山杜克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念线’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线’,这两条‘线’的并行、交叉、融合,来培养人才。理念线就是要恢复人类的天性、创新创业的基因,把好奇心、探索欲、激情和批判精神等创新中的要素激发出来;与此同时,我们和美国杜克大学一起开展了一个针对天才学生的培训项目,号召高中一年级、甚至初中学生,在暑期到昆山杜克的校园里学习半个月左右,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和社会调查——这是我们实践线的一部分。”
关于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
新华网教育频道自2010年推出首届“大国教育之声”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活动凭借其广泛的行业覆盖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中国教育界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事。 “大国教育之声”遵循权威、专业、负责的宗旨,通过“人民满意”的衡量标准,经过网民投票、专家评审,综合评判了每家学校、教育机构的网络口碑、媒体公信力和硬件实力,综合评价出一份最具权威和公信力的榜单,对教育行业做出贡献的优秀机构以及人物进行表彰和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