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胜蓝教授带领的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团队于9月1日获得来自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研究资助,用于支持研究团队开发循证政策行动方案,以帮助中国在接下来15年内克服各类健康挑战、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及习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研究总资助金额高达90万美元,约合600多万人民币。
该为期二年的国际项目由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主持,将在五家中国机构的支持下开展。五家中国机构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研究项目旨在为中国政府提供循证方案及政策建议,用以开发并实施有效的卫生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卫生平等。研究团队计划在2016-2018年间完成以下三项内容:一)计划并准备健康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政策分析研究;二)实施健康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分析研究;三)传播政策分析结果和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建议。
实现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中国关注的重点之一。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的
联合国峰会上表示中国支持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在会上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接下来5年)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并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在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于今年8月26日召开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此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对于实现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健康挑战,例如卫生体系应对乏力、环境健康问题日益加剧、慢性病负担沉重、成人吸烟率居世界首位等,” 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医学和全球健康教授,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汤胜蓝谈到。“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中国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建议。另外,中国同时应该提高其国际卫生援助项目的有效性。”
目标3: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摄影: WPRO IRIS
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在中国实现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继千年发展目标之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由
联合国在2015年作为新的发展纲要提出,旨在2030年之前消除贫穷、保卫地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有17个分目标、169个具体目的。不同于千年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卫生策略集结在一个单独的目标之下,即目标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目标3为17个目标中唯一直指健康问题的,虽然在其他的目标中(例如目标2和目标5)也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卫生的发展问题。这些发展问题分别涉及到了母婴与生殖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环境健康、卫生体系等。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 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如此,中国在实现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面临的问题包括日益加重的慢性病负担、高吸烟率、缺乏道路安全政策及法律、精神健康问题的污名化、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严重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卫生体系应对乏力等。基于以上背景,该项目试图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高质量循证方案,以帮助中国应对这一系列挑战,实现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该研究将收集国家及地区数据、学习千年发展目标的经验、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以对相关挑战及阻碍开展综合全面的的分析。
海报: 目标3, 目的3.8
摄影: WPRO I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