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焦作市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上,昆山杜克大学代表队表现出色,荣获一等奖,并在太极剑单项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和第二名,实现队史突破。

本届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和焦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具有30余年历史的国际A级太极拳赛事,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2568名运动员同台竞技,规模创历届之最。焦作是太极拳的发源地。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项赛事更具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

昆山杜克大学派出5名精英队员参赛,赛前坚持高强度训练,最终斩获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太极队队长、2027届本科生李昭璇表示:“昆杜太极队首次在国际公开赛太极剑单项比赛中包揽前两名,领衔排名榜,并实现了国际公开赛赛事一等奖的突破,这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李昭璇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太极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对太极的热爱,逐渐成长为队长。她认为,太极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通过太极,我学会了慢下来,也学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昆山杜克大学太极校队的成员都是指导老师晏全伟和李响在教授太极课的时候挑选出的“潜力股”。他们每周会展开定期训练,训练时长至少为5小时。
2028届本科生卢奕忻首次参加国际赛事,就在太极剑项目中获得小组第一的好成绩。“我们教练一直让我们放轻松,因为和我们一起比赛的大多是专业的太极运动员。所以我上场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紧张,反而发挥不错。”

卢奕忻还分享道,进入校队之后,打破了她对太极的刻板印象。“我原先觉得这只是一个公园养老式的运动,但真正深入学习后,我感受到了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紧密连接。我们的教练们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会注重技术的传授,还会深入讲解太极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对太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会更加珍惜这项传统运动。”
2028届本科生朱威豪从小学练习武术,对太极一直充满兴趣。他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太极比赛时心态非常重要,你需要有屏蔽周围干扰的能力。”他回忆道,“尽管现场环境复杂,我仍稳住心态,专注自己的动作,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大一时加入太极队的2028届本科生陈乐妍也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国际赛事。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参赛人员在整个比赛中是很少的,所以我们在候场的时候和他们经常交流,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陈乐妍分享道,“焦作对太极特别重视,不同年龄段的选手对太极的理解各有不同,但都对这项运动充满了敬意和热爱。”
2027届本科生郑皓元也表示,比赛是与全球各地选手们切磋的机会。“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大家都对太极有着共同的热爱,我希望这可以让太极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昆山杜克大学太极队虽成立仅三年,但已屡创佳绩。团队曾参加中国东盟太极拳线上大赛、第15届邯郸国际太极拳国际公开赛等大型赛事,展现了高校太极拳运动的实力与风采。

“太极拳不仅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提升学习状态,更成为昆山杜克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展现个人魅力的重要方式。”晏全伟老师表示,“这次在国际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我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成果,也充分展示了昆山杜克大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