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暑期中文强化项目近日顺利结业,来自杜克大学、杨百翰大学、密西西比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的国际学生们齐聚昆杜,参与中文学习,并在江苏、上海等地开展游学,深入体验中国文化。

该项目由昆山杜克大学与杜克大学中文教师联合授课,来自三所高校的12名国际学生报名参加。主要授课教师包括昆山杜克大学语言文化中心助理主任、中文与跨文化交际助理教授、中文语言项目负责人张欣,昆山杜克大学语言文化中心中文讲师闫佳, 和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中文语言项目讲师郭佳丽。
为期八周的课程采用学分制,该课程可帮助学生修完8学分,涵盖中文听说读写、跨文化交际等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中文辅导和丰富的文化活动,鼓励沉浸式学习中文。

除课堂学习外,学生们还深度参与多样化的文化交流与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昆山、苏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
游学期间,学生参观了历史名胜、人文地标、科技企业、苏州园林和江南古镇,感受中国的多元面貌。他们还前往南京外国语学校与师生交流,分享跨文化故事,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暑期项目期间,师生共同参与了上海纽约大学“语通四海”2025华东地区中文暑期项目校际演讲比赛,三位教师受邀担任比赛评委,四位同学在本次比赛中表现优异,收获佳绩。李诗琪(Cali Orman)、康智彬(Pierce Augusti)、司瑞理(Reilly Snyder)荣获三等奖,苏梅森(Mason Swayne)荣获优胜奖。

张欣介绍,在项目开始前和结业后,所有学生均接受了OPI(外语口语能力)测试。结果显示,通过夏天沉浸式的学习,学生在日常交流和跨文化情境中的中文口语能力有显著提升。此外,来自昆杜的国际学生和中国室友在课堂内外帮助杜克和其他学校的同学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并结成深厚的友谊,项目也促成了昆杜和杜克在师资、教学和课程上的深度交流。
郭佳丽表示,不少学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丰富的课堂学习和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与以礼待人的传统。这些真实、生动的体验,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而立体的理解。
闫佳表示,国际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表演、案例分析、街头采访、迷你辩论、演讲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不仅倾听了真实的中国故事,还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丰富的互动体验不仅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提升语言技能,更能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此次暑期中文项目由昆山杜克大学语言文化中心与全球教育办公室联合发起,得到了学生事务(实践活动办公室)和职业发展等校内多个部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