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近日公布2025年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昆山杜克大学申报的两项课题经专家评审,成功获批一般项目立项。这标志着昆杜在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方面再获重要认可。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
昆山杜克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教授黄开竹博士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级教育顾问林寒冰共同申报的课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师AI素养困境与突破:数智化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在系统评估昆杜教师数智化教学素养现状,构建一套融合技术应用、伦理认知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多维度素养框架,并开发相应的智能化教学支持工具与模块化培训课程。
项目强调“国际化” 与 “本土化” 相结合,依托学校中美融合的学术环境,协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评估办公室及IT部门等多方力量,探索适合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师发展新路径,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 “昆杜方案” 。
创新课程评估体系
人类学副教授吴科萍博士与本科学术活动高级协调员蔡佳雯共同申报的课题《探索社区参与式学习课程的有效评估体系——以昆山杜克大学为例》,以学校三年来累计开设的9门社区参与式学习课程的实践基础,拟建立涵盖学术能力、社会责任与社区影响的多维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实现 “学生-教师-社区” 三方共赢。
课题突出跨学科差异和长效评估机制设计,旨在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的课程评估流程,为同类高校提供实践范本,强化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两项课题的成功立项,体现了昆杜在从“数智赋能” 和 “实践育人” 两个关键领域的积极探索,也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昆杜经验。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知识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鼓励跨学科合作与成果转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