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四位教授分别获得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资助,他们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教授李明博士、化学副教授林欣蓉博士、行为学助理教授Claudia Fernandes Nisa博士和生物学教授岳剑波博士。

李明博士长期从事智能语音处理和多模态行为信号分析领域研究。他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客座教授和美国杜克大学客座研究员,IEEE语音及语言技术委员会委员,TASLP和CSL等多个国际期刊副主编,Interspeech、ASRU、Odyssey等重要学术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或领域主席。他曾带领团队十余次获得国际评测冠军,两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在谷歌学术被引用超过万次,2016年获IBM Faculty Award,2018年获ISCA最佳期刊论文奖,2020年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青年成果奖。
李明拥有南京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中科院声学所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13至2017年任教于中山大学,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加入昆山杜克大学。

林欣蓉博士重点研究高分子合成化学和电化学储能的接合点,她致力于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新能源经济和未来技术革命的挑战。她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下一代储能系统,包括全固态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通过分子设计来获取电化学活性有机能源材料,构筑高性能电池储能与转化设备。
林欣蓉于武汉大学取得化学学士学位,于波士顿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联合博士培养。在加入昆山杜克大学之前,她在巴斯夫-全球电池材料公司担任研究组组长,开发电动汽车的电池材料。她还曾担任云南大学副教授,以及波士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Nisa博士研究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旨在帮助人们过上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活。例如,她关注能源节约、减少食物浪费、提高癌症筛查率和献血等领域,致力于将行为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动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制定。
Nisa先后获得了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社会和组织心理学学士学位、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硕士学位,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决策科学硕士和社会政策博士学位。她曾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研究中心和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校区进行博士后研究。

岳剑波博士的研究重点是与细胞自噬、内体运输、转移、抗癌免疫、钙离子和活性氧有关的细胞信号传导。他的研究小组建立了一个高内涵药物筛选平台,并确定和/或合成了许多有效且特异的细胞自噬或/和内体运输的调节剂。他的研究小组还建立了细胞和动物模型,用以评估这些化合物对病毒感染、肿瘤转移和抗癌免疫的调节能力。在昆山杜克大学,他教授功能基因组学和综合生物学的实验方法。
岳剑波先后获得四川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遗传学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