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月光作笺,天涯共此时


笔墨里的团圆

月光洒在昆山杜克的校园里,书画社的摊位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墨香氤氲,毛笔轻落,“抬头见喜”的佳句刚写完,就被人一抢而空。几位国际学生凑上来,好奇地问:“这句成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和这句英文谚语差不多的说法?”还有人挑好一首喜欢的古诗,请书画社社长吴抒阳当场挥毫。

看着他们捧着墨香未干的书签和挂轴,笑得眼睛发亮,吴抒阳忍不住感叹:“这就是书法跨越文化的魅力。”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1 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提前准备了毛笔、墨汁、毛毡,还增加了各色团扇和折扇,事实证明这是个明智的决定。”吴抒阳说。作为2028届本科生,看到那么多中外同学请自己写祝福,书法能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纽带,他很自豪。

桂花的香、月饼的甜、螃蟹的鲜,是人们一提到中秋,就会想到的味道。随着这些味道被赋予了文化和情感的意义,书画社也把这些元素融入了本次学校举办的“迎中秋游园会”活动。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大家常点的名句;两只柿子配上“事事如意”,一橙一橘题上“正是橙黄橘绿时”,或是一只大闸蟹,都是同学们喜爱的题材。

来自越南的2028届本科生Tuong Tran一直对汉字、书法很感兴趣,去年中秋活动时朋友送给他的书法作品还挂在宿舍里。“虽然去年我已经有过类似的体验,但今年又有新的收获。”

汉服里的时光穿越

不远处的汉服区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衣袂飘飘,笑声起伏,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大家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3

2027届的蒋梓婷带着同伴,为同学们设计了唐、宋、汉等不同朝代的妆容,还别出心裁地把它们与“学习力、复原力、感知力”等现代潜能对应。

一场活动想要真正打动人,策划者自己必须先被打动。”她说。看着国际学生读着立牌上的汉服介绍,再走到镜前比划衣袖,她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4
蒋梓婷

“我原以为大家只是被美感吸引,但没想到很多外国同学一边化妆一边认真读立牌,试着理解背后的文化。”在她眼里,这已经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妆容展示,而是一场无声的跨文化对话

来自美国的2028届本科生Lucie Pike换上一袭汉服,衣袖轻飘,笑容明亮。她手里捧着一叠集章卡和几只彩灯笼,迎着人群走来。“我觉得中秋节是一个很温馨的节日,它象征着团聚与和谐。”Lucie一边分发卡片,一边说。

来自缅甸的2028届本科生Saw Nyan Lynn Aung之前来中国旅游的时候曾体验过汉服,但他觉得,在校园游园会上的体验更别致。“穿上这套衣服,再加上民乐社团的精彩演奏,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朝代。”

“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过中秋。”来自美国的大一学生Ariana Arias穿着美丽的衣裙转了一圈,兴奋地说,“这套服装真的很美,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公主。”

古风投壶:掌声与笑声的弧线

在投壶摊位,一支羽箭离手,“咻”地一声飞出,所有人屏住呼吸。没投中?没关系,四周仍爆发出掌声与笑声。中外学生挤在一起,分享着同样的紧张与兴奋。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5 1

“投壶最早是中国古代文人宴饮时的游戏。”摊位负责人、2028届本科生张玉函边整理箭壶边解释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游戏,让同学们体验古代文人雅士的乐趣,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灯谜的双语碰撞

在灯谜区,中文的典雅与英文的机智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6

“一个月亮在前面走,一个月亮在后面追,”有同学刚念到一半,大家已经窃窃私语:“是‘朋’吧!”

“对!”随之传来欢呼声。2028届本科生黄慧如觉得,这是她最喜欢的环节。

“中文灯谜讲究对文字的灵活运用,英文灯谜则更像是些脑筋急转弯,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让她意外的是,很多外国学生都可以猜中中文谜语。“我真的很佩服,他们的思维方式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可最后答案却殊途同归。”

一口月饼,一缕乡愁

穿上汉服,再尝一口月饼,时光仿佛在这一夜慢了下来。

制作冰皮月饼的区域香气扑鼻。2028届本科生王睿轩忙得满头大汗,教大家和面、擀皮、压模。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7

“我成了‘饼皮担当’,”他笑着说。许多第一次尝试做面点的国际生,端着自己亲手做好的冰皮月饼,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2029届来自波兰的Zofia Maruszewska咬了一口南瓜馅月饼,眼睛亮了,“这让我想到了家的味道。”她说,自己的家乡现在正是南瓜丰收的时节,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庆丰收的喜悦。

月下的共鸣

大一的Peter Musser来自美国,他说“以前只知道中秋节会吃月饼,现在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文化和传统,这让我对中国文化更加感兴趣。”

2028届本科生Matyas Syptak来自捷克,很巧的是,他的妈妈正好来到学校看望他,他也带着自己的妈妈来参加了游园会。“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能和妈妈在这里一起过,感觉特别开心。”

大三的严子贤说:“我们这一届有很多同学正在杜克大学交换。虽然身处不同时区,但我们仍然彼此牵挂。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昆杜大家庭团聚的时刻。”

在杜克的昆杜学子们,有的亲手做月饼或者包饺子,与同学分享;有的通过视频通话与家人共赏明月。虽相隔万里,但一起过“赛博中秋”,也自有一份特别的温情。

Celebrating Mid Autumn at DKU 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把昆杜与世界两端的学子牵在一起。或许多年后,他们会忘记自己猜过的灯谜、吃过的月饼,却一定记得——在一个迎中秋的夜晚,他们共同写下了“团圆”的故事

供稿:2028届关心怡、熊珧君

If you are a journalist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or for an expert to interview for a story, our team can help.

Add our
WeChat

If you are a journalist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or for an expert to interview for a story, our team can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