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维礼 钱扬
“Ya—”“Men—”“Dou—”,伴随着声声嘹亮的口号声,剑道课上,一把把竹剑破风而下。
古典与新潮的融合,雅静与灵动的演绎,用来形容剑道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挥剑一万次,方初步剑道。洗心一万遍,才初通禅心。”学习剑道的过程是一场修行,能磨砺意志,洗练尘心。上一学年,昆山杜克大学荣幸地邀请到剑道师范范士八段吴重山教授作为剑道体育课第一主讲,亲身示范以让同学们能更容易地领略战国时期传承自今的中国传统武术精神。
剑道展示课合照
自省
“练久了剑道,我们甚至可以从一个人打剑时候的状态看出他平时的性格。”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也是半信半疑。然而,上完一学期的剑道课,我便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时间回到期中时第一次比赛前,一进教室,便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对战表。历经两个月的学习,从着便衣练习,到学会穿道服、戴护具,再到戴着护具规范训练,终于到了比赛的时刻!大家兴奋之余也有一丝紧张。比赛前,我们把“面”(头部护具)整齐地摆放在场地一侧,正襟危坐,却仍藏不住眼中的跃跃欲试。
随着一组组同学上前对战,坐在观众席的我开始仔细观察同学们的“战况”。有时,双方几乎一直保持距离,就这么互相小心试探着,谁也不主动进攻。有时,双方都积极向前进攻,整场比赛充斥着连续的喊话声和竹剑碰撞声。有时,一方总是保持中段姿势,脚步微微移动,而另一方不断上前试图打击得分,但总被对方成功防守……
那时我才意识到,大家的击剑风格如此迥异。之前,我一直认为剑道就是两个人互相拿着竹剑对打,完全忽略了个体间的“风格”差异。剑道中,“风格”即性格。出剑时每一步的考量,都是性格的外化。性格大大咧咧的,打击时可能是勇往直前的,但可能也缺乏细节的思考。性格小心谨慎的,打击时则可能步步谨慎,不轻易出击。这些在对战过程中微妙地体现出的性格差异,着实相映成趣。
比赛结束后,教授教导我们要通过反省自己的每一步,从中审视自己性格的特点。我想,这正是体现了剑道精神中的“自省”。在练习剑道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
教授指导同学们进行日常训练
静心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在完全没有接触过剑道的人眼中,剑道也许只是两个人穿着特定的装备,拿着竹剑互相敲打,大声叫喊。但当我学完14周的剑道课时,我便不再这么认为。学习“内实精神”的剑道,不仅仅是练习强健的体魄,更是修心,而战斗之术则是内在精神的外化。第一次比赛后,我便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两位同学准备!”
听到喊声,我便迅速带面、拿剑、起身。当我穿戴整齐,站到候场位时,原本平静的心跳却疯狂地加速了起来。
“红方,胜!”
上一场比赛结束,要轮到我了。而我恰巧是红方,这无形中给我增加了心里压力。我深吸一口气,入场,敬礼,提剑。往前一步、两步、三步、出剑,下蹲。
“开始!”
起立后,我快速摆好中段姿势,眼睛注视对手,伺机进攻。我试图拨开对方的剑,以获得前进进攻的机会。然而对手总能把握时机,快速回到中段,每次都让我的进攻计划落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耳边是自己的呼吸声,头发摩擦面的声音,脚步微微移动的声音,观众席同学的加油声和讨论声……很长时间过去,我一直在尝试破坏对方中段,但总得不到机会,内心逐渐焦躁起来。
“我怎么拨不动她的剑”,“她为什么不先进攻这样我就可以反击了”,“为什么打到了还不得分啊”……脑海中的思绪翻涌,让我更加心烦意乱。最后当我在思考为什么得不了分的时候,对方击中了我的“面”,赢得了比赛。
当时的我,一心想着得分,却完全忘记了剑道精神中的“静心”。比赛中,得分是我们想要的,但却不该是唯一重要的。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以静心的状态应对压力,专注、沉着冷静地完成每一步,才更有意义。
教练协助学生准备上场实战
尊重
当我第一次踏进剑道教室,开始学习剑道时,剑道对礼仪规矩的重视便已深入我心。每次课前,都要进行敬礼仪式。正坐,静思,向正面敬礼,向老师敬礼,等老师讲话完毕,方可起立。每次践行这样的礼节时,我都能体会到剑道的肃穆与对“尊重”的强调。
礼节之外,比赛的过程更能让我体会到“尊重”精神的内涵。
剑道课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安排了期末晋级赛。经过14周的练习与课中的几次比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剑道能力、技术,也增强了自信。比赛中,竹剑碰撞声和喊声比期中比赛响亮了许多,更有几场比赛不分伯仲,进入了加时赛阶段。
在3分钟的比赛时间内,红白两方各得一分,比赛就进入加时赛。然而,经过三分钟不相上下的激烈比赛,我的呼吸变得不均匀,精力也开始分散。从与对手的交剑中,我也能感受到对方的疲惫。但我们都努力保持注意力集中,想伺机取得最后一分以尽快结束比赛。一分多钟又过去了,汗水从我的脸庞滑过。
正当我因汗水稍稍分心时,对方以一个胴击结束了这场比赛。一瞬间,我就懵了,等反应过来时,内心对自己的疏忽自责不已。然而,对方得分后并没有狂喜,而是依然记得及时转身面向我行礼。霎时,心中的懊悔难过烟消云散。原来,这就是剑道中尊重的精神。
之前看过一个比赛视频,一位剑道选手在胜利后喜形于色,做出了振臂的姿势,而没有及时行礼。最终,三位裁判一致决定判其无效。可见,尊重在剑道精神中是如此重要。
剑道的胜利并不只在于你打到了得分部位,更在于得分后依然遵从“尊重”的精神,对全心全意与自己交战的对手以礼相待。
经过14周的学习,学生们通过期末排名赛展现学习成果
剑道将静谧的精「气」与淬砺出来的「剑」技和「体」魄镕铸于一炉,彷佛三个音符结合而成的和弦,弹奏于那道场上。十四周的课程内学生们奉行此「道」。 通过“自省”“静心” “尊重”这三个精神内核,从中体悟到自胜者强的重要。 正如吴重山教授所言:「生活中遇到的琐碎折腾与挫败,都是不可避免的。 从剑道中学习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行走于人生旅途,愿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们砥砺之志永怀,赤子之心长存,永保一颗平静心灵,不断学习和经历,不断体会与感悟。
吴重山教授(左)与Zarko Krkeljas教授(右)
昆山杜克大学体育部主任Zarko教授表示,第一期剑道的圆满结课迈出了昆山杜克未来剑道发展的第一步。吴重山教授认为,四个月的课程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素质与运动水平。在期末的排名赛中,能看到同学们如此积极用心的表现,实在是一种惊喜。剑道是一项讲究礼节和规矩的竞技型运动。看到同学们和老师们认真积极地体现剑道精神,我深感欣慰。同时,正是有了Zarko教授的全力支持和昆山杜克大学的协助,剑道课才得以圆满结课。希望学校的剑道体育课程推广能愈加顺利。未来学生也能有更加安全良好的运动环境。
剑道课教授吴重山将陪伴自己十年的剑赠予Zarko Krkeljas教授和昆山杜克大学
常言:“不动心。”这也是剑道精神的一部分。可以说,剑道是一种修行,使练习者在锻炼健全体魄的同时培养完全的人格。学习之余,通过剑道课,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特定的技巧,更是感受了剑道所包含的精神内核,岂不妙哉?
在昆山杜克大学体育部主任Zarko Krkeljas教授全力支持下,我校是中国前三所领先设立剑道体育学分课程的高校。剑道课由剑道师范范士八段吴重山教授带领其教练团进行授课。该课程通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和比赛,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了何为剑道,从零基础开始到能独立参与完成一场正式的剑道比赛。课程内容涵盖了剑道礼仪与文化、剑道比赛规则、剑道招式技巧等。
吴维礼是昆山杜克2022届本科生,来自中国台湾。
钱扬是昆山杜克2022届本科生,来自中国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