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Element5 Digital / Unsplash
文 | Charlie Colasurdo
2023届本科生,学生大使
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很容易忽略美国的选举制度有多么复杂,尤其是美国总统选举。专家们经常在媒体上宣称美国总统选举简单明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而言之,美国总统选举比初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近日,PKF德美律师事务所主任马宁律师就“美国大选中的中国因素”进行了专题在线讲座,介绍了美国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分配的538名代表组成的选举人团。
美国总统由各州议会代表所组成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在11月美国公民投票选举总统之后,各州的“选举人团”成员代表本州投票,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270)的总统候选人宣布获胜,于次年1月20日宣誓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
在介绍美国“选举人团”制度时,马宁律师以2016年的总统大选为例,讲解了美国总统选举中经常令人感到困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2016年选举日的民众投票中,特朗普获得的民众选票落后于对手希拉里·克林顿,两者间的差距有几百万张选票之多,但是,最后却是特朗普赢得了总统大选。这怎么可能呢?
这正是因为美国总统大选中的“选举人”制度。特朗普在一些关键摇摆州赢得了多数民众选票,拿下了这些州的全部选举人票,最终获得了赢得大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这是美国历史上少数几次总统候选人在全国民众选票中落后,但却赢了选举人票而获胜的情况。
对于不在美国的人来说,这个选举制度看起来令人困惑。“选举人团”制度在设计之初体现了一种民主理想,即在实现民主治理的同时防止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
如今,批评者认为“选举人团”制度给予人口少的州太多权力,而支持者则认为这种制度迫使总统候选人不能只看重几个大州,而是要重视所有各州,争取在每一个州获得多数民众选票。
我建议中国及其他地区的朋友密切关注本届美国总统大选。这将是一个近距离观察“选举人团”制度如何运作的绝佳机会。你将亲眼目睹这个“赢者通吃”的制度如何在摇摆州,包括杜克大学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州,给总统候选人带来至关重要的优势。
作者Charlie Colasurdo是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大二本科生,也是“杜克-昆山杜克学生大使社团”的成员。“美国大选中的中国因素 ”在线讲座由昆山杜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