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吗?”
“自然环境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要保护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因海平面上升引发洪灾而生计受损的岛民,可以起诉他国的碳排放大户、寻求赔偿吗?”
这些看起来有着标准答案的问题,都会在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international Master of Environmental Policy,iMEP)的课堂上被一一拎出来讨论。
一开始,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持同一个观点,因为答案似乎已经印在教科书上和新闻里,不容置疑;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们发现答案并非只有一个,并且能找到很多支持非标准答案的论据。
于是,学科的边界被模糊,“公认事实”被审视,iMEP的学子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答案,开始了对环境政策领域真正的探索。
一、打破学科壁垒
“在iMEP的这两年,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像被扒了层皮’。”谈到学生们在硕士期间的学习,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副教授李彬彬博士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概括。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专业(international Master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MEP)是由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和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合作举办的硕士项目。它集成了环境管理和公共政策两大核心课程体系,坚持国际化、跨学科、创新型的教育特色。iMEP课程以环境管理和公共政策为核心,还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地理、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容。
“你相信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吗?”这是李彬彬教授在环境科学课上提出的一个话题。
“环境科学”是一门必修课,每周会讨论一个不同的环境话题,污染、环境健康、城市生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等,李彬彬教授会先讲解一些基础理论,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讲到气候变化话题时,她设计了一个辩论,正方是相信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反方是不相信,还有一个第三方。他们可以设定自己的身份,可以是小学没毕业的农民、极端环保主义者、主张活在当下的丁克等等。辩论结果由第三方的投票决定,看他们更被哪一方说服。
看起来反方几乎没有赢面,但李彬彬教授说并非如此。
她解释说,所有的观点都要拿科学证据来佐证,人们完全可以选择利于己方观点的证据。例如,有人说地球本身就存在着冷-热的周期,这是个自然过程,不是人的活动导致的;或者有人说用过去的证据来看气候变化并没有人们想象中严重,不该为了它牺牲经济发展。这些论据其实都是基于错误的时间尺度的解读,或者忽略了生态系统非线性变化的趋势。
她补充说,怎么把找到具有合适时空精度的数据、整理成关键信息和图表、通俗易懂地讲出来、说得让人信服,很重要。正方也许证据充足但不会做平民化传播,反方也许因为情绪感染力拿到投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能体会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它不止有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在“环境经济学”的课上,环境经济学助理教授何无梦博士也抛出过这种问题,“自然环境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要保护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室里的学生多数都点头表示认同。
“那它的否命题是,如果环境不带来经济效益,我们就可以不保护是吗?或者说,如果砍掉森林造房,带动的就业、地产效益,比森林的固碳、绿化效益更高,我们就应该选择砍掉吗?”
赞同的人明显少了,何无梦教授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只从经济学上来说,选择效益高的没有错。但环境问题里不只有经济学,有人从伦理学角度认为人有人权,动物也有动物权,生态系统也有它的权利,即使不带来效益,也应该保护。”
何无梦教授本科和博士读的都是环境学,因为它是问题导向而非知识导向的学科,目的是去解决现实问题。他从本科开始就接触到生物化学、经济政治、哲学历史等各个学科,因此即使选择了经济学研究,他也仍对其他学科保持着关注,并且常向学生强调这一点。
“做环境研究都会往某一领域深入,但任何一个环境议题,都是跨学科的,不管你更关注哪个,都至少要知道其他视角的存在。”
iMEP的课程设置,不止涵盖各学科的基础理论,更考虑到就业实用性。
“环境问题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止要懂科学,知道问题在哪里,也要熟悉政策,知道政策的出发点、如何制定、如何落地,还要知道政策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积极使用它。” 环境政策硕士项目主任、应用经济学副教授崔静波博士介绍课程设置时说道。
他假设了一个场景,如果一个矿产公司想在海外开矿,它可能会遇到本地环保组织的质疑,是否做过环境评估,是否会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或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开矿后真的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可能会被起诉。那么作为该公司的员工,需要具备些什么技能,学校如何能帮他们做到这一点?
iMEP的课程里有一门课叫“NGO(非政府组织)管理”,是讲NGO的运作和管理方式,让学生们能对NGO有详细的了解,知道该如何和它打交道,如何应对质疑;还有一门有关环境法的课程,讲解环境相关的法律条款是如何制定的,它的逻辑、规定和判决是什么样的。
“不管从事的是气候变化、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还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都要和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打交道,我们的课程,就是帮学生提前熟悉可能存在的情况,掌握应对方法。”崔静波教授说。
iMEP项目不限定学生本科背景,每一届都有来自自然科学、商科和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跨学科的知识、思考和作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但他们也从中受益匪浅。
2021届毕业生侯丁瑞分享道,“毕业三年,我可能已经忘记学校的某一节课上学了什么知识点,但那时培养起来的快速学习能力、不惧挑战的勇气、拥抱不确定性的坚毅,一直伴随着我,帮我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他在本科读管理学时就对绿色金融产生了兴趣,相信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到昆杜环境政策硕士项目后就决定加入它,“懂金融,还懂环境和政策,我想这样的交叉学科背景在未来就业时竞争力会更强一些。”
硕士毕业后,他加入了标准普尔,随后加入Kpler负责新业务拓展,该公司有40多种大宗商品,原油、新能源、矿业、电力、天然气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去学不同领域的知识,我在昆杜有这样的经历,也培养了快速学习和抗压的能力,所以能很好地应对。”
二、面对现实,理解复杂
“现实”是iMEP的教师们教学时经常提到的一个关键词。
张俊杰博士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教授、可持续投资研究项目主任、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教授,他创建并领导了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和环境政策硕士项目。
他说,一开始项目的课程设置理念就是 “建立起课堂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在他教授的“环境经济政策实践”课上,有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一个项目、评估它的可行性。他会反复跟学生强调,想做的项目一定要有现实关联度,不要在文献里找,要从现实生活里去找。
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都很不错,有两个让他印象颇为深刻:一个是国内投资机构想在海外投资新能源,考虑到市场潜力、地缘政治、成本收益等因素,该选择哪个地区、投资哪种新能源;另一个是电车市场兴起,每年销量数百万台,几年后电池效能下降、需要更换,旧电池是否用来储能、回收,做梯次利用,如果创办一家这样的企业,要投入多少钱、未来收益如何、不确定性有哪些,该不该去创办。
张俊杰教授表示,“这些都是立足现实、跟环境领域热点话题高度相关的,我们希望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找到新机会的眼睛。”
“环境政策流程”是2023届毕业生方意欣很喜欢的一门课。她本科在马里兰大学读过两年的环境科学与政策专业,也上过政策相关课程,那时老师在课上只是讲解法律条款、法院判例,就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是这门课会从多角度去讲解环境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它是不是可行,有哪些利益相关方,怎么去跟各方沟通,怎么影响政策制定者的决定,怎么促成政策的实施,公民参与度如何。
方意欣说道,“这些都是我过去从未思考过的,以前只是被动接受一个答案,但现在看到了解题过程,而且我们还会自己做一遍题。”
环境政策助理教授高丽娜(Coraline Goron)博士是这门课的授课老师,课程前九周讲的是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流程,后四周讲的是国际政策如何决定,她为两个阶段各设置了一个实操性作业。
前九周,学生们需要分成小组,从社区层面、地方层面、国家层面或国际层面选择一个真实世界中的环境政策问题,例如,如何在赞比亚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微电网,如何解决中国的低价值塑料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南岳大庙的香火污染问题等等。
他们需要撰写一份政策报告,分析现实生活中决策过程的各个方面。基于广泛的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访谈,他们会基于决策场所以及不同阶段参与的各种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设计全面的沟通策略,影响这些角色,从而推动自己解决方案的采用和实施。这往往是一个比学生们想象中困难得多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们完成得更好,她会把关每个环节,提出修改意见,“我希望他们具体到每个沟通的细节,跟决策者、执行层、企业、媒体、普通人都怎么沟通,用什么沟通技巧,准备的资料专业度上有什么不同。要让我们的学生不只是了解某个条款,更要有能力去把一个想法落地成事实。”
在讲到国际层面的政策制定时,高丽娜教授会让学生们一起模拟一次“国际谈判”,选择的是她参与过的、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比较有冲突的四个话题。学生们分成三组,每人有一个身份,可能是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可能是欧盟、国际NGO等组织,要在各自的身份立场上,去准备谈判内容。
大会有近200个国家的代表,谈判数十个话题,有的国家利益、立场是彼此冲突的,且冲突很难解决,但是协议要通过就必须达成共识。课上的设置是尽量贴近现实世界的国际谈判,选最有代表性的冲突立场分给学生,用一整天去谈,如果达不成共识就是失败。
“学生们需要学习谈判的专业话语,细抠使用的每个词语,在争取己方利益和让步求共赢中间找平衡,是非常有挑战、有趣,也有收获的一件事。以后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也会参与到某个环节里,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就能有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解决思路。”
对实用性的强调,贯穿iMEP的每一节课。不仅有课堂上的模拟,更有实际的运用。
在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方意欣是在学校的课上第一次和校外的客户合作,帮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做异宠贸易的法律研究,要收集各国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的进行比较,提出调整的建议。
它不像课堂上的作业,按小组成员的想法来就行,更要和客户沟通他们想要的结果是什么,需要学生们做哪些工作,有可能在某件事上意见有分歧,有可能工作目标发生改变,进度需要调整,“就像真的步入社会,开始了工作一样,不管项目结果如何,这段经历对职业方向选择都会很有帮助。”
研究环境问题,当然要走进环境中去。在李彬彬教授的“自然资源和保护地管理”课上,学生们会走出校园,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研究和教学基地上课,还有7-10天的时间是走进自然保护区做研究。
学生要在去之前,设计好研究问题,是去实地收集动物或植被数据,做生态学调查,还是访谈保护地周边的居民,做社会经济学调查,或者是去采访林业部门、专家等利益相关方。每年学生设计的研究问题都不一样,李彬彬教授会根据学生的意向,帮他们跟相关人员建立联系。
这个课程很受学生的喜欢,去年,很多研二的学生想选这门课,但课程一般是在5月上,那时他们即将毕业,李彬彬教授就把课程提前到了冬天。
通常在选课前,李彬彬教授会跟学生反复强调,走进自然做实地调研,听起来很有趣,但也会很辛苦。放红外相机收集数据,要每天花很多时间爬野山,调研地区是会变的,有时候交通和住宿条件很差,她还遇到过没有餐馆和食堂、要每天自己买菜做饭的情况。
2023年毕业后,方意欣回到昆杜,申请成为了李彬彬教授的科研助理,所以她上过两次这门课,一次作为学生,一次作为带队老师之一。她很喜欢山里的自然风光和偶遇国家保护动植物的惊喜感,更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事,也许能对现实带来一点微小的改变。
李彬彬教授会把小组报告交给保护区和当地林草部门,学生们收集到的禁牧后植被恢复数据,也许会影响后续的管理措施,对居民生计的访谈结果,也许会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安排。一批批学生来去,一点点努力汇聚起来,环境问题就可能被改善。
“这是这门课最大的意义所在,围绕平衡地区保护和发展的研究经历,会在我们的学生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相信无论他们以后是去企业、政府还是科研机构,它都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他们的行动中。”李彬彬教授说。
三、选择你的路
为了帮助学生们拿到更好的就业和升学结果,课堂之外的努力,也在第一天就开始了。
“研一刚开始,我们iMEP的几位老师就会和每个同学一对一聊天,问他们的规划是什么,想做学术,还是想就业,这两条路对学生具备技能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崔静波教授说。
崔教授表示,硕士两年时间并不长,虽然有探索的时间,但并不多,希望能帮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倾向,哪怕是“5年内不考虑学术/就业”这样的阶段计划。“至少第二个学期要定下来方向,去做实习或科研的积累,如果第二年还没想好,说‘实在不行去读个博’,这样是很难申请到好项目的。”
也是在研一入学后,iMEP学生就要开始硕士毕业设计项目(Master Project)了,这个项目持续时间会长达一年以上。
时间被规划得严丝合缝:第一学期就要开始思考做什么选题,第二学期一定要选好跟哪位导师,写下来大概做什么内容,研一暑假要去收集、分析数据,或者去实习,研二开始完成项目设计,第四学期去杜克大学交流学习时,主要是修改打磨,并且做最终报告。毕业设计所需资金,学生可以申请科研基金来覆盖。
“这是我们项目一大特色,有助于博士申请,也能成为就业时的一块敲门砖。”崔静波教授说道,他带过的一个2022届学生,读研两年没有实习,一直做科研,除了毕业设计论文外没有发表过其他论文,但通过那篇很有学术含金量的毕业设计论文,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博士项目。
iMEP项目助理周思慧介绍道,在常规的课业规划之外,学院还会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传授求职经验,去企业做参访,或者邀请企业高管或创始人做分享,学生可以在讲座后自荐、争取实习或工作机会。今年3月iMEP项目和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过一次ESG座谈会,是一次交流合作机会,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参考调整培养方案。
“昆杜的运转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我在学习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得了导师、校友的很多建议和推荐,也在职业发展办公室做咨询、面试模拟,无论我去哪个部门寻求帮助,都会得到积极热情的回应。”工作了三年的侯丁瑞,对毕业季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种种用心举措下,iMEP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数据颇为亮眼,2023届升学和就业率高达93%,毕业生任职于清华大学、毕马威、中诚信基金和江苏省环保集团等企业和高校。
希望学生们有明确的规划,是希望他们利用好时间;但在真正走入社会后,广阔的环境里,路并不只有一条。
读研两年里,方意欣做的都是科研项目,但在毕业时,因为不确定自己对大自然的喜欢是否能支撑长久的科研,她选择了去一家自然教育机构工作,“先不要在一条路上把自己困住了”。
做了一个月后,她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科研带来的乐趣比想象中更多,总会遇到新问题,要学习新理论、尝试新方法,但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每天重复讲解相同的知识更有挑战性,这样的生活也“更值得尝试”。后来,她回到昆杜,又成为了李彬彬教授的科研助理。
这样的选择并不少见,李彬彬教授带着做研究的学生,很多都在工作几年后又去读博,也有人在NGO、企业、政府部门之间变换赛道。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议题只是附属品,但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决定性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很多需求,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的不只是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更是有完善‘软性能力’的人。”李彬彬教授列举了她所观察到的需求,包括发现问题、快速学习、团队合作、讲故事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在这两年着力培养的能力。”
iMEP几乎每一门课都有小组合作任务,虽然有些学生不喜欢这种形式,因为需要分配任务、协调矛盾、统一意见,但想要推动环境议题的发展,总要和各方打交道,和各种机构协作,提前适应、培养沟通能力就很有必要。
“环境的就业面越来越广泛,政府有绿色经济招商需求,企业有ESG要求,你能想象到的所有领域,都有和环境相关的。”张俊杰教授说,“iMEP的历届毕业生并不都在环境领域工作,在各行各业的都有,他们只要具备了软技能,就能在不同路上稳步前行,也许殊途同归,都会对环境问题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