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主题为“中西太空探索的精神”的研讨会近日在昆山杜克大学举办。
这场为期两天半的学术盛宴由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组织举办,吸引了来自哲学、物理、数学、历史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世界各地知名学者和专家。他们围绕太空的科学技术、历史记忆、文化根基的发展等多个维度话题,对人类的太空探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昆山杜克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麦非文(Scott MacEachern)博士在开幕式上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他分享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快速成长与建设情况,并对此次太空主题研讨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他说,太空探索精神与18世纪和19世纪的科幻小说原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代表着人类对于未知世界、不同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无限憧憬。
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任、人文学科教授苗建时(James Miller)博士与人文研究中心助理教授Ben Van Overmeire博士向参会嘉宾表达了欢迎与感谢。
苗建时博士表示,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昆山杜克大学在艺术、人文和解释性社会科学方面的跨学科研究。此次研讨会的初衷是强化全球知识交流网络,并深化我们对太空探索文化背景的理解。Overmeire博士表示,我们希望从中国的文化、哲学和宗教传统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的太空建设。
特别的是,研讨会闭幕日恰逢端午节,这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苗建时博士提到,“屈原的诗作以《楚辞》为代表,其中最为人称道的《离骚》以其饱含神秘的升天意象,与俗世的苦楚与混乱形成强烈反差,激发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充满文化意义的日子,我们一同探讨太空探索的故事,感受宇宙与中国古老而深邃的天文传统相互交织。”
研讨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中西方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从古代星象学到现代航天活动的演变等。此外,还讨论了这些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哲学带来的深远影响。一系列跨学科的精彩观点在研讨会中频频展现。有学者提出,在太空探索进程中,中国通过运用带有中国文化象征的名字来命名宇宙天体与技术,展示中国将其古代遗产与未来抱负相结合的独特道路,并表明太空探索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冒险,也是一次深刻的哲学和文化之旅。
此外,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还邀请到了中国天体物理学家、香港大学太空实验室副主任、香港大学物理学副教授苏萌博士。苏萌博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曾获高能天体物理学最高奖布鲁诺·罗西奖,并是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苏博士强调了科普太空科学的重要性,并认为昆山杜克大学举办的“中西太空探索的精神”研讨会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正值新太空时代,我们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去探讨太空主题,太空科技发展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苏萌博士进一步表示,“太空既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科研共同的领域,中国正变成太空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正确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太空观,并利用各自独特的文化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太空探索。”
恰好在6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已先后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采样、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等工作,并于今天返回地球。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